证券欺诈民事救济制度研究(民商法文丛)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证券欺诈民事救济制度研究(民商法文丛)精美图片
》证券欺诈民事救济制度研究(民商法文丛)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证券欺诈民事救济制度研究(民商法文丛)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047445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12
  • 页数:353
  • 价格:22.1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大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缺乏公平、衡平、正义、诚信的理念,就没有法和法治,徒有其表的立法、法条、法袍何益之有。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司法为民”等法治口号纷纷唱响的同时,而我国在证券虚假陈述受害投资者的司法救济方面,却出现如此的理念与价值的偏差,着实令人遗憾。而反观英美法系国家,其法院与法官即使在法无明文规定的前提下,依然能够秉持公平、衡平、正义、诚信的理念维护弱势受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种法律的正义理念与精神的确值得我们的法院、法官反思与自省。法治的实现,并不是依据立法的数量、法院的结案率、法官的人数等纸面上的数据决定的;法治应是反映社会法律现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极大权威性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法律代表着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体现公平、正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同时有效地规范和制约着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使;权利本位观念深入人心,普遍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治实现过程中,法治理念的培养与确立则是至关重要的,是中国法治实现的核心与基础。因此,如何秉承客观公正的立场,立足我国国情,吸收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法律规则、司法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合理地构建我国的证券民事法律责任体系,是一个需要理论界、实务界及立法者协同努力、共同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著作试从分析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基本理论人手,对证券欺诈的民事责任及其诉讼机制问题作一些探讨。


书籍目录:

章 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基本理论

 一 证券欺诈的界定

  (一)证券欺诈概念的经济学分析

  (二)证券欺诈概念的法学分析

  (三)证券欺诈与一般民事欺诈之比较

 二 证券欺诈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一)证券欺诈的主要类型

  (二)证券欺诈的特点

 三 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制度价值

  (一)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涵义

  (二)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制度价值

 四 各国和地区证券法关于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立法

  (一)美国

  (二)日本

  (三)我国台湾地区

  (四)其他国家和地区

 五 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性质

  (一)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性质诸说

  (二)确定证券欺诈民事责任性质的意义

  (三)证券欺诈的民事责任应为侵权责任

第二章 证券欺诈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一 证券欺诈的现状

  (一)国外证券欺诈的现状

  (二)我国证券欺诈的现状

 二 证券欺诈的成因分析

  (一)历史文化原因

  (二)经济社会原因

  (三)法制政策原因

  (四)主观心理原因

第三章 几种典型证券欺诈的民事责任

 一 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

  (一)证券虚假陈述行为的界定

  (二)目前有关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之规则体系

  (三)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主体

  (四)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五)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

  (六)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范围

 二 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

  (一)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立法的由来及其法理基础

  (二)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性质和归责原则

  (三)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三 操纵市场行为的民事责任

  (一)操纵市场行为的法律界定

  (二)有关国家或地区对操纵市场行为的规制

  (三)我国法律法规关于操纵市场的规定

  (四)操纵市场行为的样态

  (五)证券市场操纵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六)操纵市场行为的性质

  (七)操纵市场行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八)我国禁止操纵市场立法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在证券虚假陈述中的民事责任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五章 证券欺诈民事诉讼的模式选择

第六章 证券欺诈民事诉讼机制

第七章 仲裁:证券欺诈民事责任法律救济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章 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基本理论

  一 证券欺诈的界定

  (一)证券欺诈概念的经济学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欺诈行为是一种利用交易对方的信息劣势(信息不对称)或契约劣势(契约不对等)而谋求超额收益的市场交易行为”。这是基于市场主体是经济人的基本假定的分析。经济人即以追求自我利益为动机、充满理智且精于自身利益计算的理性人。当然这种“理性”是“有限理性”。欺诈行为是欺诈者在自利动机驱使下追求效用化的选择行为,欺诈者采取欺诈行为的预期效用必然大于采取诚信行为获得的预期效用。从经济学角度看,欺诈行为的发生是欺诈者理性选择的结果,原因在于欺诈的收益高而成本低。这种解释有助于我们对证券欺诈行为成因的理解。例如,证券内幕交易就是典型的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的欺诈。我国证券市场证券欺诈的大案要案不断,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就在于证券欺诈的高收益和低成本之间的不合理比例。

  (二)证券欺诈概念的法学分析

  从法学的角度分析,在罗马法中,欺诈称为诈欺,是实施行为时具有的损害他人的有意心态。因而在适法行为中,一切为使相关人受骗或犯错误以便使自己得利的伎俩或欺骗,均为诈欺;总之,任何恶意作假或对事实的隐瞒都是诈欺。

  ……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证券欺诈民事救济制度研究》对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基本理论,证券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行为、注册会计师不实财务报告等民事责任,以及证券欺诈的民事诉讼机制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好评(82+)
  • 图书多(580+)
  • 差评(639+)
  • 无缺页(622+)
  • pdf(524+)
  • 三星好评(232+)
  • 速度慢(410+)
  • 无漏页(662+)
  • 可以购买(678+)
  • 速度快(652+)
  • 内涵好书(154+)

下载评价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谢***灵: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康***溪:

    强烈推荐!!!

  • 网友 石***烟: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孙***夏: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