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人到中年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林贤治主篇 花城百年中篇典藏:陆文婷是一个标志式人物,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和甘于苦斗的精神)
内容简介:
创作于1979年的《人到中年》,是一部切中时弊、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通过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因工作、家庭负担过重,病累交加,濒临死亡的故事,客观而真实地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艰难人生和生存困境。成功地塑造了陆文婷这一无私奉献、谦抑克己的眼科医生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中年知识分子的艰难处境,真切地描写了他们的理想和苦衷,讴歌了他们为国家为人民的献身精神,深刻地剖析了围绕知识分子问题所展开的种种社会现象。
小说既是一个凄美的悲剧,又是一曲高昂的赞歌,曾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在社会上获得了强烈共鸣。此外,本书除选入谌容的代表作《人到中年》以外,更收入作者的两篇创作谈,以及谌容创作年表,较为全面地展现作者的创作理念。
书籍目录:
人到中年
写给《人到中年》的读者
并非有趣的自述
谌容创作年表
作者介绍:
谌容
女,汉族。原名谌德容,祖籍四川巫山,1936年生于湖北汉口。1951年由于家境原因而辍学,从事过书店营业员、报社干事等工作。1954年考入北京俄语学院,毕业后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编辑和俄文翻译。1962年转至北京市教育局等待重新分配工作。在这期间,几次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1973年被分配到北京市第五中学任俄语教员。1964年开始文学创作,完成过三个没有正式发表的剧本。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发表中篇小说《永远是春天》,1980年发表中篇小说《人到中年》。该小说获中国作家协会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由她改编的同名电影也曾先后获金鸡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百花奖。出版有长篇小说《万年青》(1975)、《光明与黑暗》(1978)以及小说集《谌容小说选》(1981)、《赞歌》(1983)、《谌容中篇小说集》(1983)、《错、错、错!》(1986)、《谌容集》(1986)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仿佛是星儿在太空中闪烁,仿佛是船儿在水面上摇荡。眼科大夫陆文婷仰卧在病床上,不知自己是在什么地方。她想喊,喊不出声来。她想看,什么也看不见。只觉得眼前有无数的光环,忽暗忽明,变幻无常。只觉得身子被一片浮云托起,时沉时浮,飘游不定。
这是在迷惘的梦中?还是在死亡的门前?
她记得,好像她刚来上班,刚进手术室,刚换上手术衣,刚走到洗手池边。对,她的好友姜亚芬是主动要求给她当助手的。姜亚芬的出国申请被批准了,他们一家就要去加拿大,这是姜亚芬跟自己一起做后的一次手术了。
她们并肩站在一起洗手。这两个五十年代在医学院一起读书,六十年代初一起分配到这所大医院,同窗共事二十余载的好友即将天各一方,两人心情都很沉重。这种情绪在手术之前是不适宜的。她记得,自己曾想说些什么,调节一下这种离别前的惨淡的气氛。她说了些什么呢?对,她扭头问过:
“亚芬,飞机票订好了吗?”
姜亚芬说什么了?她好像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眼圈儿红了。
停了好久,姜亚芬才问了一句:
“文婷,你一上午做三个手术,行吗?”
她回答了吗?不记得了,好像是没有回答,只是一遍一遍地用刷子刷手。那小刷子好像是新换上的,一根根的鬃毛尖尖的,刺得手指尖好疼啊!她只看见手上白白的肥皂泡,只注视着墙上的挂钟,严格地按照规定,刷手、刷腕、刷臂,一次三分钟。她刷完三次,十分钟过去,她把双臂浸泡在消毒酒精水桶里。那酒精含量百分之七十五的消毒水好像是白色的,又好像是黄色的,直到现在,她的手和臂都发麻,火辣辣的。这是酒精的刺激吗?好像不是的。从二十年前实习时次上手术台到如今,她的手和臂几乎已经被酒精泡得发白,并没有感到什么刺痛呀?为什么现在这手好像抬也抬不起来了?
她记得,已经上了手术台,已经给病人的眼球后注射了奴佛卡因,手术就要开始了,这时,姜亚芬却悄悄问了一句话:
“文婷,你小孩的肺炎好了吗?”
啊!亚芬今天是怎么啦?难道她不知道一个眼科大夫上了手术台,就应该摒弃一切杂念,全神贯注于病人的眼睛,忘掉一切,包括自己,也包括自己的爱人、孩子和家庭。怎么能在这时候探问小佳佳的病呢?或许,亚芬正为她将去到异国而不安,竟至忘掉了她正在协助手术?
陆文婷几乎有些生气了,只答了一句:
“现在我除了这只眼睛,什么也不想。”
于是,她低下头去,用弯剪刀剪开了病眼的球结膜,手术就进行下去了。
啊!手术,手术,一个接着一个,这天上午怎么安排了三个手术呢?焦副部长的白内障摘除;王小嫚的斜视矫正;张老汉的角膜移植。从八点到十二点半,整整四个半小时,她坐在高高的手术凳上,俯身在明亮的灯下,聚精会神地操作。剪开,缝合;再剪开,再缝合。当她缝完后一针,给病人眼睛上盖上纱布时,她站起身来,腿僵了,腰硬了,迈不开步了。
原文赏析:
十六
他没办法,赶紧给陆文婷所在的医院打电话。眼科办公室没人接,他让总机接到汽车队。汽车队的一个同志回答他:" 没有领导批的条子,不能派车。"他上哪儿去找领导批条子呢?
" 喂,喂!" 他冲话筒嚷着,那边已经没有声音了。
他又给医院政治处打电话。政治处总该过问一下这种事吧?
电话铃声响了半天,才有一个女同志来接。听完他的话,这位女同志很客气地答道:" 请你和行政处联系一下吧!" 他又请总机把电话转到行政处。总机的电话员都听出了他的声音,不耐烦地问:" 你到底要哪儿?" 到底应该要哪儿呢?傅家杰也搞不清了。他只央求给接行政处。接通了,叮铃铃,叮铃铃响了半天,根本没有人接电话。
傅家杰彻底失望了。他放弃了叫汽车的念头,转而去找平板三轮车。胡同里有一家做纸盒的" 五。七" 工厂,常常用三轮车运货。他跑到工厂说明情况,那主事的老太太倒挺同情,可惜帮不上忙,厂里仅有的两辆平板三轮都派出去了。
怎么办?傅家杰站在胡同里,差点要急疯了。用自行车推吧?她看来坐都坐不住,怎么推?
这时,一辆浅灰色的" 一三○" 小卡车开了过来。傅家杰来不及多想,就两步站到路中央,向司机举起手来。
车停了下来。从驾驶室探出一张满腮胡子的脸来,大眼珠瞪着拦车的人。可是,当他听说家里有人得了急病,需要立刻送医院时,二话没说,就把手一挥,招呼傅家杰上车。
" 一三○" 开到傅家杰家门口停下。等傅家杰搀着陆文婷一步一挨地走到车边时,司机忙伸出大手来把陆文婷扶进驾驶室,一直小心地把车开到医院的急诊室。
二十二
" 家里怎么样了?" 她问。
" 挺好。昨天你们支部还派人去帮着收拾了。" 她立刻想起那间小屋,那个罩着白布的大书架,那窗台上的小闹钟,那张三屉桌……
从死亡线上回来的她,虽然穿了这么多衣服,仍觉得身上轻飘飘的。当她站起来时,两腿打着哆嗦,很难...
傅家杰不知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唤回她对生的热望。这是他的妻子,是他在世上最亲的亲人。从那年冬天和她漫游北海,给她念诗,到如今,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她一直是他最亲的人。他不能没有她。他要留住她!
诗!念诗吧!还像当年那样念诗吧!十多年前,是动人的诗句打开了她的心房。今天,再用同样的诗句唤起她最美好的回忆,唤起她对生的欲望和勇气吧!
于是,傅家杰半跪在她床前,含泪念道:我愿意是激流,……
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这诗句,好似惊动了她,她侧过脸久久地注视着自己的爱人,嘴唇动了动。傅家杰挨近她,听懂了她含混不清的话:" 我不能……游了……" 傅家杰忍下眼泪,又念道:我愿意是荒林,……
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林间做窝、鸣叫……
陆文婷又轻轻吐出几个字:" 我……飞不动了……" 傅家杰心痛难忍,但他仍含泪念下去:我愿意是废墟,……
只要我的爱人,是青春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
这时,陆文婷眼里滚出两行晶莹的泪珠,默默地顺着眼角滴到雪白的枕头上。她又吃力地说:" 我……攀不……上去了!" 傅家杰扑在她身上,像孩子似地哭起来:" 是我没有把你照顾好……" 他睁开泪眼,呆住了。只见陆文婷的眼光又像以前一样停在一个地方,呆呆地停着,似乎没有听见他的哭声,没有听见他的叫声,对身旁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了。
病房大夫闻声进来,见这情景,对傅家杰说:" 陆大夫身体很弱,你,不要跟她多说话!" 傅家杰就这样无言地守了一个下午。黄昏时,陆文婷好像又好了一些,她把头转向傅家杰,双唇动了动,努力要说什么的样子。
" 文婷,你想说什么呀?你说吧!" 傅家杰攥住她的手哀求道。
她终于说了:" 给园园……买一双白球鞋……""我明天就去买。" 他答着,泪水不自主地滴了下来,他忙用手背擦去。
...
进了医学院,她住女生宿舍,在食堂吃大锅饭。天不亮,她就起床背外语单词。铃声响,她夹着书本去听课,大课小课,密密麻麻的笔记。接着是晚自习,然后在解剖室呆到深夜,她把青春慷慨地奉献给一堂接着一堂的课程,一次接着一次的考试。
爱情似乎与她无缘。姜亚芬是她同班同学,两人同住一间宿舍。姜亚芬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有一张迷人的小嘴;有修长的身材,有活泼的性格。每个星期,她都会收到不能公开的来信;每个周末,她都有神秘的约会。而陆文婷却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来信,也没有约会。她似乎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少女。
北国的冬天多么冷啊!那年的冬天对她又是多么温暖!她从来不曾想到,爱情竟是这样的迷人,这样的令人心醉!她简直有些后悔,为什么不早去寻求?那一年,她已在人世间经历了二十八个春天,算不得年轻,然而,她的心却是年轻的。她用整个纯洁的身心来迎接这迟到的爱情。
我愿意是荒林,……
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林间做窝、鸣叫……
这简直不可思议。傅家杰是学冶金的。他在冶金研究所里专攻金属力学,据说是为" 上天" 研制新型材料的。他有点傻气,有点呆气,姜亚芬就说他是"书呆子".可是,这个书呆子会念诗,而且念得那么好!
" 这是谁的诗?" 她问他。
" 裴多菲,匈牙利的诗人。""真怪,你是搞科学的,还有时间读诗?""科学需要幻想,从这一点说,它同诗是相通的。" 谁说傅家杰傻?他回答得很聪明。
" 你呢?你喜欢诗吗?" 他问她。
" 我?我不懂诗,也很少念诗。" 她微笑着略带嘲讽地说," 我们眼科是手术科,一针一剪都严格得很,不能有半点儿幻想的……""不,你的工作就是一首最美的诗。" 傅家杰打断她的话,热切地说," 你使千千万万人重见光明……" 他微笑着挨近她,脸对着脸,靠得那么近。她从未感到过的男人的热气,猛然地飘洒在她脸上,使她迷惑,使她慌乱。她觉得好像要发生什么事情,果然,他伸开双臂,那么有力地把她拥进自己的怀里。
这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她惶恐地望着这双贴近的含笑的眼睛,张开的双唇。她心跳神驰,微仰起头,下意识地躲闪着,慌乱地紧闭了眼睛,承受着这不可抗拒的爱情的袭击。
雪中的北海,好像是专为她而安排。浓浓的雪花,纷纷扬扬,遮盖着高高的白塔、葱葱的琼岛、长长的游廊和静静的湖面,也遮盖着恋人们甜蜜的羞涩。
于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四年住院医的独身生活结束之后,陆文婷最先举行了婚礼。这只能说是命运的安排,谁能想到在她生活的路上会跳出一个...
六
" 赵院长,我想问一下,陆大夫是副主任吗?" 那天,陆文婷走后,秦波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
" 不是。""那么,她是主治大夫吗?""不是。""是党员吧?""也不是。""我的同志哟!" 秦波不大客气地说:" 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恕我直言,让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夫来给焦部长动手术,这,是不是有些考虑不周……"
她的话被焦成思手杖" 笃、笃" 戳地的声音打断了。焦副部长把头扭向他夫人这边,生气地说:" 秦波,你说些什么?听医院安排嘛!谁做不都一样。"
秦波并不屈服,她向焦成思开起连珠炮来:" 老焦,我就不赞成你这种无所谓的态度。这是对自己的眼睛不负责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要对革命负责,对党负责!"眼看老首长两口子要开战,赵天辉不得不过来劝解。他笑道:" 秦波同志,请你相信我们。陆大夫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夫,却是我们眼科的一把好刀。她做白内障手术是很有把握的,请放心吧!"
"不是我不放心。赵院长,也不是我替老焦考虑过多。" 秦波叹口气说," 我在干校的时候,有个老同志,也是白内障。当时,不准他回北京,就在当地一个小医院开刀。结果,手术没做完,眼珠掉出来了。赵院长,老焦被' 四人帮' 关了七年,刚出来工作不久,他可不能没有眼睛啊!""不会的,秦波同志,我们医院很少有这样的事故。" 秦波考虑了一下,还是力争着:" 赵院长,能不能请眼科孙主任亲自替老焦动这个手术?" 赵天辉摇摇头,笑了笑说:" 孙主任已经快七十了。他自己的眼睛也不行了。再说,他已经好几年没上手术台。他现在的任务是搞点学术研究,带好这一批中青年大夫,还有教学的任务。让他做手术,老实说,还不如让陆大夫做更有把握。""要不,请郭大夫做,行不行?""郭大夫?" 赵天辉一愣。
看来,这位副部长夫人对这里的眼科很做了一番调查。她提示说:" 郭汝清。" 赵天辉两手一摊说:" 郭大夫出国了。...
这时,门悄悄地推开。一个苗条的女生轻步走了进来。孙逸民抬起头来,只见进来的这个女学生穿一身布衣布裤。袖口补着一圈新布边,长裤的膝盖处已经发白。她是朴素的,甚至显得有些寒伧。孙逸民望着档案袋上陆文婷三个字,又抬头漫不经心地打量了她一眼。这个女大学生看起来真像一个小姑娘。她小巧的身子,瓜子型的脸儿,一头乌黑透明的好头发,短短地剪齐在耳垂下。她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安静得像一滴水。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花城“百年中篇典藏”系列,精选中国现当代中篇经典,全精装印制,文学与收藏价值并重。
著名学者林贤治主编。
每册选入作家代表作品、照片及相关作品创作手记、访谈、评论,手迹等,整体充实完善,别具纪念意义。
32开本小巧精致,阅读体验极佳。
一百年来,经过时间的淘洗,积累了一批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中篇小说。“百年中篇典藏”按现代到当代的不同时段,从中遴选出二十四部作品。宗旨是,使读者对具体的作家、作品,乃至一百年来中篇小说创作的源流状貌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媒体评论
作品通过陆文婷的遭遇提出来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中年人的苦恼问题,中年人所肩负的重担和他们的实际待遇之间的矛盾的问题。——练文修
前言
总 序
林贤治
中国新文学从产生之日起,便带上世界主义的性质。这不只在于由文言到白话的转变,重要的是文学观念的革新。从此,出现了新的文体,新的主题,新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于是一个新的文学时代开始了。
以文体论,所谓“文学革命”早从诗和散文开始。小说是后发的,先是短篇,后是中篇和长篇,作者也日渐增多起来。由于五四的风气所致,早期小说的题材多囿于知识人的家庭冲突和感情生活;继“畸零人”之后,社会底层多种小人物出现了,广大农民的命运悲剧与农村中的阶级斗争进而廓张了小说的疆域,随后,城市工人与市民生活也相继进入了小说家的视野。小说以它的叙事性、故事性,先天地具有一种大众文化的要素,比较诗和散文,影响更为迅捷和深广。
从小说的长度看,中篇介于短篇与长篇之间,但也因此兼具了两者的优长。由于具有相当的体量,中篇小说可以容纳更多的社会内容;又由于结构不太复杂而易于经营,所以,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小说家多有中篇制作。论成就,或许略逊于长篇,但胜于短篇是肯定的。
一九二二年,鲁迅在报上连载《阿Q正传》。这是新文学运动发生以后的个中篇小说,在革命的大背景下,为国人的灵魂造像;形式之新,寓意之深,辉煌了整个文坛。阿Q,作为一个典型人物,相当于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在中国,为广大的人们所熟知,他的“精神胜利法”成了民族的寓言。在二十年代,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的作家创作颇丰,中篇小说作家有郁达夫、废名、许地山、茅盾,以及沅君、庐隐、丁玲等。郁达夫在五四文学中享有盛名。他的小说,早创造了“零余者”的形象,其中自我暴露、性描写,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虽然有颓废的倾向,却不无反封建的进步的意义。《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是他的代表性作品,打着时代特有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双重烙印。在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作为刚刚觉醒的女性主义者,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恋爱的莎菲女士,结果陷入歧路彷徨、无从选择的困局之中,表现了一代五四新女性所面临的新观念与旧事物相冲突的尴尬处境。继鲁迅之后,一批“乡土作家”如台静农、蹇先艾、许钦文、王鲁彦等崛起文坛,是当时的一个突出的文学现象。但是佳作不多,中篇绝少。
毕竟是新文学的发轫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小说大多流于粗浅,至三十年代,作家队伍迅速扩大,而且明显地变得成熟起来。有三种文学,其中一种是所谓“民族主义文学”“三民主义文学”;另一种与官方文学相对立,在当时声势颇大,称为“左翼文学”。以“左联”为中心,小说作家有茅盾、柔石、蒋光慈、叶紫、张天翼、丁玲,外围有影响的还有萧军、萧红等。其中,中篇如《林家铺子》《二月》《丽莎的哀怨》《星》《八月的乡村》《生死场》,都是有影响的作品。茅盾素喜取景历史的大框架,早期较重人物的生理和心理描写,有点自然主义的味道,后来有更多的理性介入,重社会分析。中篇《林家铺子》讲述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老板苦苦挣扎,终于破产的故事。同《春蚕》诸篇一起,展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民族危难、民生凋敝的广阔的社会图景。《二月》是柔石的一部诗意作品。小说在一个江南小镇中引出陶岚的爱情,文嫂的悲剧,和一个交头接耳、光怪陆离而又死气沉沉的社会。后,主人公萧涧秋在流言的打击下,黯然离开小镇。作者以工妙的技巧,揭示了知识分子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进退失据的精神状态。诗人蒋光慈的小说《丽莎的哀怨》《冲出云围的月亮》发表后,受到左翼作家的批判,影响轰动一时。其实“革命 恋爱”的创作模式,并不能遮掩小说所展露的人性的光辉。特别在充斥着“左”倾教条主义政治话语的语境中,作者执着于对“人”的描写,对人性与环境的真实性呈现,是极为难得的。萧军和萧红是东北流亡作家,作品充满着一种家国之痛。《八月的乡村》以场景的连缀,展示了与日本和伪满洲国军队战斗的全貌。《生死场》超越民族和国家的限界,着眼于土地和人的生存。“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是贯穿全篇的主旋律。小说有着深厚的人本主义的内涵,带有启蒙的意义。
此外,还有一种文学,来自一批自由派作家,独立的作家,难以归类的作家。如老舍、巴金、沈从文等,在艺术上,有着更为自觉的追求。像沈从文的《边城》《长河》,就没有左翼作品那种强烈的阶级意识。沈从文自称“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他倾情于“永远的湘西”,着意于表现自然之美与野蛮的力,叙述是沉静的,描写是细致的,一些残酷的血腥的故事,在他的笔下,也都往往转换成文化的美,诗意的美,而非伦理的美。巴金早期的小说颇具政治色彩,如《灭亡》;而《憩园》,则是一种挽歌调子,很个人化的。施蛰存等一批上海作家是另一种面貌,他们颇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从事实验性写作。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左翼作家是一批青年叛逆者,敢于正视现实、反抗黑暗;其中有些作品虽然因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艺术的力量,但是仍然不失为当时为坚实锋锐的文学,是五四的“人的文学”的合理的延伸。
整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动荡不安。这时,除了早年成名的作家遗下一些创作外,新进的作家作品不多,突出的有张爱玲的《金锁记》和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张爱玲善于观察和描写人性幽暗的一面,《金锁记》可谓代表作。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何尝不是写人性,却是张扬的、光明的、美善的。在劳动妇女郭素娥的身上,不无精神奴役的创伤,却更多地表现出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的生命力。延安文学开拓出另一片天地:清新、简朴、颂歌式。丁玲的《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以及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形态很不相同,但在文学史上都有着全新的意义。在丁玲这里,明显地带有五四时期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残留,所以当时遭到不合理的批判。赵树理的小说,可以说专写农村和农民,但不同于此前知识分子作家的乡土小说,强调的不是苦难,而是新生的活力和希望。语言形式是民族的、传统的,结合现代小说的元素,有个人的创造性,但无疑地更加切合时代的需要。所以,周扬高度评价赵树理的作品,称为“新文艺的方向”。
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国有了统一的文坛。从五十年代初期的文艺整风开始,多种政治运动接连不断,对作家的思想、个性和创造力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比如对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以及随后对路翎入朝创作的《洼地上的战役》等小说的批判,都在小说界产生了直接的消极影响。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短篇小说颇为寥落。少数青年作者带有锐意的作品,如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较早表现反官僚主义的主题。小说也许受到来自苏联的“写真实”“干预生活”等理论和作品的影响,但是作者无意模仿,这里是来自五十年代中国的真实生活,和一个“少布”的理想激情的历史性相遇。它的出现,本是文学话语,通过政治解读遂成为“毒草”,二十年后同众多杂草一起,作为“重放的鲜花”傲然出现。老作家孙犁以一贯的诗性笔调写农业合作化运动,自然被“边缘化”;赵树理一直注目于农村中的“中间人物”,却在一九六二年著名的“大连会议”之后为激进的批判家所抛弃。“文革”十年,文坛荒废,荆棘遍地;所谓“迷阳聊饰大田荒”,甚至连迷阳也没有。
“文革”结束以后,地下水喷出了地面。以短篇小说《伤痕》为标志的一种暴露性文学出现了,此时,一批带有创伤记忆的中篇如《天云山传奇》《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大墙下的红玉兰》《绿化树》《一个冬天的童话》《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同时问世。《绿化树》叙写的是右派章永璘被流放到西北劳改农场的经历,是张贤亮描写中国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一部力作。与其他“大墙文学”不同的是,作者突出地写了食和性。通过对主人公一系列忏悔、内疚、自省等心理活动的描写,对饥饿包括性饥饿的剖视,真实地再现了特定年代中的知识分子的苦难生活。作者还创作了系列类似的小说,名为“唯物论者的启示录”,对一代知识分子命运作了深入的反思。张弦的小说,妇女形象的描写集中而出色。《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未亡人》《挣不断的红丝线》,其中的女性,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少女还是寡妇,都是生活中的弱势者,极“左”路线下的不幸者、失败者和牺牲者。驰骋文坛的,除了伤痕累累的老作家之外,又多出一支以知青作家为代表的新军,作品有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黑骏马》,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阿城的《棋王》等。或者表达青年一代被劫夺的苦痛,或者表现为对土地和人民的皈依,都是去除了“瞒和骗”的写真实的作品。这时,关注现实生活的小说多起来了。无论是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还是谌容的《人到中年》、路遥的《人生》,都着意表现中国社会的困境,不曾回避转型时期的问题。《人到中年》通过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因工作和家庭负担过重,积劳成疾,濒临死亡的故事,揭示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可谓切中时弊。小说创造了陆文婷这个悲剧性的英雄形象,富于艺术感染力,一经发表,立即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作家非常活跃,带来中篇小说空前的繁荣。这时,出现了重在人性表现的另类作品,如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还有史铁生的《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命若琴弦》等,显示了创作的多元化倾向。汪曾祺的小说创作起步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却因时代的劫难,空置几十年之后,终至大器晚成。他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小说多叙民间故事,十足的中国风。《大淖记事》乃短篇连缀,散文化、抒情性,气象阔大,尺幅千里,在他的作品中是有代表性的。
八十年代中期,“思想解放运动”落潮,美学热、文化热兴起。在文学界,“寻根文学”“先锋小说”应运而生。“寻根”本是现实问题的深化,然而,“寻”的结果,往往“超时代”,脱离现实政治。王安忆的《小鲍庄》,以多元的叙述视角,通过对淮北一个小村庄几户人家的命运,尤其是捞渣之死的描写,剖析了传统乡村的文化心理结构,内含对国民性及现实生活的双面批判,是其中少有的佳作。“先锋小说”在叙事上丰富了中国小说,但是由于欠缺坚实的人生体验,大体浅尝辄止,成就不大,有不少西方现代主义的赝品。
至九十年代,中篇小说创作进入低落、平稳的状态。这时,作家或者倡言“新写实主义”,“分享艰难”,或者标榜“个人化叙事”,暴露私隐。无论回归正统还是偏离正统,都意味着文学进入了一个思想淡出、收敛锋芒的时期。王朔是一个异类,嘲弄一切,否弃一切;他的作品,容易让人想起鲁迅的名文《流氓的变迁》,却也不失其解构的意义。这时,有不少作家致力于历史题材的书写或改写,莫言的《红高粱》写抗战时期的民众抗争,格非的《迷舟》写北伐战事,从叙述学的角度看,明显是另辟蹊径的。苏童的《妻妾成群》,写的是大家族的妇女生活。在大宅门内,正妻看透世事,转而信佛;小妾却互相倾轧,死的死,疯的疯。这些女人,都需要依附主子而活,互相迫害成为常态,不失为一个古老的男权社会的象征。尤凤伟的《小灯》和林白的《回廊之椅》写历史运动,视角不同,笔调也很不一样。尤凤伟重写实,重细节,笔力雄健;林白则往往避实就虚,描写多带诗性,比较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经典作品,却都是带有颠覆性的叙述。贾平凹有一个关于土匪生活的系列中篇,艺术上很有特色。现实题材中,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刘庆邦的《到城里去》,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胡学文的乡土故事和徐则臣的北漂系列,多向写出“新时期”的种种窘态。钟求是的《谢雨的大学》,解析当代英雄,包括大学教育体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作品。关于官场、矿区、下岗工人、性工作者,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和现象,都在中篇创作中有所反映,但大多显得简单粗糙,质量不高。
一百年来,经过时间的淘洗,积累了一批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中篇小说。“百年中篇典藏”按现代到当代的不同时段,从中遴选出二十四部作品,同时选入相关的其他中短篇乃至散文、评论若干一起出版。宗旨是,使读者对具体的作家、作品,乃至一百年来中篇小说创作的源流状貌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书籍介绍
创作于1979年的《人到中年》,是一部切中时弊、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通过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因工作、家庭负担过重,病累交加,濒临死亡的故事,客观而真实地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艰难人生和生存困境。成功地塑造了陆文婷这一无私奉献、谦抑克己的眼科医生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中年知识分子的艰难处境,真切地描写了他们的理想和苦衷,讴歌了他们为国家为人民的献身精神,深刻地剖析了围绕知识分子问题所展开的种种社会现象。 小说既是一个凄美的悲剧,又是一曲高昂的赞歌,曾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在社会上获得了强烈共鸣。此外,本书除选入谌容的代表作《人到中年》以外,更收入作者的两篇创作谈,以及谌容创作年表,较为全面地展现作者的创作理念。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目录完整(509+)
- 图文清晰(610+)
- 简单(467+)
- 下载速度快(166+)
- 不亏(244+)
- 值得下载(177+)
- 品质不错(526+)
- 赞(313+)
- 字体合适(226+)
- 还行吧(635+)
- 强烈推荐(274+)
- 值得购买(233+)
- 在线转格式(98+)
下载评价
- 网友 宫***玉:
我说完了。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曾***文: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常***翠: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步***青:
。。。。。好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蓬***之:
好棒good
- 网友 索***宸: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宓***莉: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喜欢"人到中年"的人也看了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世界通览(法国卷法汉对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三字经》说什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建筑CAD(普通高等教育土建类规划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财政涉法案例精选与评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世界军车邮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店招广告板的涂鸦手绘与风格设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清代词学的建构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选5本25元]二年级下册同步字帖 小学生同步字帖小学生2年级练字字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地球的故事正版 房龙 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三四五六年级下册经典书目青少年儿童文学天地出版社畅销故事书8-12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冷冉教育文选 冷冉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非常课课通 9年级科学下(浙教)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套装 手抄报环保主题素材套装 2册套装 地球 好热 潮汐国度 生命的繁衍密语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小学语文阅读100+天天练 一年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走进小古文 跟着故事学古诗词(小学生必背85首)全国 交大之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诗经学 胡朴安 著 岳麓书社【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凡·高与我:汪东城的字·画·像汪东城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现货实拍 可开发票 下单速发 正版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晋书地理志汇释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17版全国职称英语等级考试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卫生类 A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非线性光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