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边缘研究”方法,对“华夏边缘”作了新的解读。作者认为,所谓“边缘研究”,就是“这种研究法将研究的重点由民族的内涵转移至民族的边缘”。并由此通过对“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华夏族群边缘的维持与变迁”等的论述,用以揭示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华夏。
究竟什么是中国人?作为一位研究中国边疆民族史的台湾学者,作者引用大量历史、考古和人类学资料,从一个新的角度——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历史回忆——来解读华夏(中国人)的本质,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华夏。
书籍目录:
大陆简体版自序
序论 什么是中国人
部分 边缘与内涵
章 当代社会人类学族群理论
第二章 记忆、历史与族群本质
第三章 民族史研究的边缘理论
第二部分 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
第四章 清海河湟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五章 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六章 西辽河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三部分 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
第七章 华夏边缘的形成:周人族源传说
第八章 华夏边缘的漂移:谁是羌人
第九章 边缘人群健夏化历程:吴太伯的故事
第十章 汉人的形成:汉代中国人的边疆异族意象
第四部分 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第十一章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
第十二章 一个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结语 资源竞争、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王明珂,1952年出生于台湾。1979、1983年先后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199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责任职于中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曾任教于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等校。主要从事于中国民族史、族群认同、历史与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春秋时期,处于华夏边缘的秦、楚、吴、越等人群,逐渐在华夏的历史记忆中找到了自己的祖源,这种“溯源”也得到华夏的认可。华夏间密切的交往,终于造成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秦汉帝国的出现。秦虽然不及百年就亡了,汉帝国却延续了四百多年。在这四百多年中,愈来愈多的边缘人群遗忘他们原来的祖先,而华夏也逐渐遗忘这些边缘人群的“异族”身份。于是,华夏心目中的异族概念便持续地向西方、西南、南方与东南漂移。
但是,华夏边缘的漂移、扩张不是没有止境的。有些地区的人群,因生态与社会结构因素无法成为华夏。有些地区的人群,则因资源分配、分享的原因而不愿成为华夏。到了汉代末年,这个华夏“边缘”逐渐明确化、固定化。在本章中,我将从汉代人如何描述四方“异族”的生活、道德习俗,特别是他们的族源,来探讨汉代华夏对边缘人群的“异族意象”与其“自我意象”,以及在此异族意象与自我意象下,华夏如何与不同的边缘人群展开往来互动,而产生不同性质的华夏边缘。
汉代是“中国人”①的异族意象与自我意象形成的关键时代。主要原因是:(1)汉帝国是华夏形成后个维持较久的统一帝国,这时中国与四裔族群的关系,是形成中国人异族意象与自我意象的关键;(2)汉帝国势力在东亚的扩张,达到其移民所能生存的生态地理极限,以及帝国行政力量所能控制的政治地理极限;(3)汉代是中国有系统的“正史”记载之始,文字历史记忆,使得在汉代形成的华夏自我意象与异族意象延续下去,深深影响后世的中国人。因此,研究汉代中国人的异族意象,也就是探讨“中国人”自我意象形成初期的情形①。
汉代中国的边疆民族意象在汉代中国人的观念中,他们受四方异族环绕(图11)。汉代中国的北疆,主要是匈奴、鲜卑与乌桓,这些是草原游牧或森林草原游牧人群。在中国的东北有高句丽、■、貊等,他们是定居于村落行农业的人群。在中国的西疆,这时有许多不同的部落人群,被泛称为“羌人”或“西羌”,他们是居于高山及谷地的游牧或半游牧人群。
在南疆与西南疆方面,住着许多被称为蛮及西南夷的人群,他们是定居程度不同的农牧混合经济或游耕人群。东南方面,则是被称做越人(或粤人)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定居人群。因为人类经济生态、社会组织的不同,汉代中国人对这些人群有不同的异族意象。也就是说,他们为了不同的原因,或不同程度地被华夏排除在“中国人”之外。北方边缘:匈奴……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先简要说明我对族群本质的基本观点。首先,如当代许多研究族群现象的学者一样,我怀疑“族群”是一有共同的客观体质、文化特征的人群。我认为,族群由族群边界来维持;造成族群边界的是一群人主观上对他者的异己感(the sense of otherness)以及对内部成员的根基性情感(primordial attachment)。 其次,族群成员间的根基性情感来自“共同祖源记忆”造成的血缘性共同体想象。在此,我赞同“根基论者”(primordialist)的立场:族群认同是人们从其生长的社群中所得到的社会与文化身份,根深蒂固,因而难以改变。 第三,我强调族群边界的形成与维持,是在特定的资源竞争关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资源而产生的。因此,客观资源环境的改变经常造成族群边界变迁。在这一点上,我赞同“工具论者”(instrumentalist)的立场:族群认同是人类资源竞争与分配的工具。 第四,客观资源环境的改变,常造成个人或群体借着改变祖源记忆来加入、接纳或脱离一个族群,由此造成族群边界变迁,或对个人而言的族群认同变迁(ethnic change)。这说明族群认同的“根基论”与“工具论”两者并无冲突:族群认同的根基情感来自成员共同的祖源记忆,但为了现实利益,个人或群体都可能改变其祖源记忆。 第五,由于族群的本质由“共同的祖源记忆”来界定及维系,因此在族群关系中,两个互动密切的族群经常互相“关怀”甚至干涉对方的族源记忆。失去对自身族源的诠释权或是接受强势族群给予的族源记忆,经常发生在许多弱势族群之中。 最后,在一个族群的内部,也经常形成不同的次群体,互相竞争着到底谁对本族群的“过去”有诠释权;因此,所谓族群现象不仅是两个互动族群间的关系,还包括族群内部的两性、阶级与地域性群体之间的关系。在本书中,我将说明我对以上这些族群本质与族群现象的看法。 在族群边缘,人们强烈地坚持一种认...
一、古籍史料
《尚书》,十三经注疏本,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诗经》,十三经注疏本,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左传》,十三经注疏本,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吕氏春秋》,四部备要,台北:中华书局,1971。
《山海经》,毕氏岩灵山馆校本,台北:启业书局,1977。
(汉)司马迁:《史记》,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59。
(汉)班固:《汉书》,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62。
(晋)陈寿:《三国志》,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59。
(晋)常璩:《华阳国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
(南朝)范晔:《后汉书》,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65。
(唐)房玄龄等:《晋书》,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载《中国野史集成》第二十六册,成都:巴蜀书社,1993。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台北:世界书局,1971。
(清)胡渭:《禹贡锥指》,载阮元辑《皇清经解》第三册,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0。
(清)孙诒让:《墨子闲诂》,台北:世界书局,1974。
(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台北:世界书局,1957。
(清)张沆纂﹑赵德林修:《石泉县志》(道光),1834。
(清)檀萃:《说蛮》,载《昭代丛书己集广编》卷三十四,吴江沈氏世楷堂刊本,1833。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
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台北:世界书局,1957。
黄尚毅等纂,杨钧衡等修:《民国北川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92。
二、中日文参考文献
安应民:《吐蕃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
白川静:《羌族考》,载《...
镇江市博物馆等:《江苏金坛鳖墩西周墓》,《考古》1978年第3期,第151—154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第29—62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陕西长武碾子坡先周文化遗址发掘记略》,《考古学集刊》1989年第6期,第123—142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第111—143页。
周法高:《金文诂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4。
朱贵:《辽宁朝阳十二台营子青铜短剑墓》,《考古学报》1960年第1期,第63—70页。
朱士光:《评毛乌素沙地形成与变迁问题的学术讨论》,《西北史地》1986年第4期,第17—27页。
朱永刚:《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初步研究》,载苏秉琦编《考古学文化论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载《竺可桢全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庄学本:《羌戎考察记》,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7。
姿念恩:《辽宁建平县喀喇沁河东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1期,第973—981、1003页。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邹厚本:《江苏南部土墩墓》,《文物资料丛刊》1982年第6期,第66—72页。
三、西文参考文献
Adams, William Y. “On the Argument from Ceramicsto History: a Challenge based on Evidence fromMedieval Nubia.” Current Anthropology 20(1979): 727–744.
Adams, William Y., Van Gerven, Dennis...
Keyes, Charles F. “Introduction.” In EthnicAdaptation and Identity: The Karen on the ThaiFrontier with Burma. Ed. by Charles F. Keyes.Philadelphia: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man IssuesPress, 1979.
Keyes, Charles F. “The Dialectics of Ethnic Change.”In Ethnic Change. Ed. by Charles F. Keyes.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1.
Khazanov, A. M.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Knutsson, K. E. “Dichotomization and Integration:Aspects of interethnic relations in SouthernEthiopia.” I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Ed. byFredrik Barth.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69.
Kozlov, V. “On the Concept of Ethnic Community.”Soviet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Today. Ed. by Yu.Bromley. The Hague : Mouton Publishers, 1974.
Leach, Edmund. Political Syste...
历史学者常争辩氏、羌是否为一个民族,或白马是羌人还是氐人。事实上,汉魏晋时期氏、、夷都是当时华夏之人对异族的称号,而非某族群自称。因此这是基于中原王朝与华夏边缘人群的互动,中原之人对其边缘人群的认知、分类与命名。《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某一羌人祖先(印)的后商,代代生养、分支、迁徙而形成整个西南地区的羌人,此应非历史事实。一个族群是由其“共同祖先”一代代“生”成一一这是人们对“族群”的误解。这种误解,使得许多近代民族史学者努力追溯某些民族的共同起源,也曾使得《后汉书・西羌传》的作者以“无弋爱剑的后代”将从青海河湟到云南北部的一些“羌人”联系在一起。
在商代,商人曾称西方人群或西方某一人群为羌。羌是商人的异族概念所以在商亡之后,羌这个概念便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商末,戎起初可能指渭水流域善战、好战的人群,包括姜与姬。在周克商之后,以姬姓周人为的人群开始东方化,相对的,未东方化的戎逐渐被视为异族或野蛮人。因此“戎”逐渐成为西方或北方异族的代名词。在公元前771年之后,华夏与戎的族群界线完全确立。在秦人与被其征服的戎人都成为华夏域中之民时,华夏的西方族群边界需要重新定义。这个新的族群边界被称作“羌”;商代文献中的“以羌”,在战国时被误为氏羌,用来指传说中的西方民族。稍后,当华夏认识陇山以西的人群时,他们称天水到洮河、白龙江一带的人为与羌,氏在东而羌在西。这个过程大约完成在秦与汉初。
当汉代中国的势力逐渐扩张至甘肃河西走廊、西域,青海地区的河湟,以及今四川南部、云南北部之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并与当地人群有往来接触时,原来被称作戎、氐羌或羌的西方华夏边缘人群不断被纳入华夏帝国,而成为郡县之民,于是汉代中原人心目中“羌”的地理人群概念也向西漂移。陇西是一个出发点,汉代人心目中“羌”的地理人群概念由此向3个方向扩张。往西北,在西汉中期“羌中”这个地理概念由西移往河西走廊。往...
族群认同与人类其他社会认同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而且是难以被其他认同取代的。正如格尔茨所指出的,当一个新国家成立时,为政者总是希望各族群放下根基性的族群感情联系(primordial ties),而团结在造成国家群体的公民联系(civil ties)之中。但事实上,新国家反而带来更多诉诸族群感情的对立,造成族群问题。政治群体的感情难以取代族群感情,阶级感情也不能,俄国与东欧共产世界解体后的局势变化,即为最好的见证。经过半个世纪以上强调无产阶级感情,但是在共产主义政权解体后,这儿又回到以族群为单位的政治对立之中。
其它内容:
前言
《华夏边缘》于1997年在台湾出版以来,由于本书涉及中国考古、历史与人类学的新研究取向与观点,以及有关中国民族起源与形成过程的新议题,因此受到华文学术界不少的关注与指教。多年来,我诚心希望以此向广大的中国大陆学术界请益,但由于两岸之隔,台湾学术性书籍在大
书籍介绍
本书运用“边缘研究”方法,对“华夏边缘”作了新的解读。作者认为,所谓“边缘研究”,就是“这种研究法将研究的重点由民族的内涵转移至民族的边缘”。并由此通过对“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华夏族群边缘的维持与变迁”等的论述,用以揭示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华夏。
究竟什么是中国人?作为一位研究中国边疆民族史的台湾学者,作者引用大量历史、考古和人类学资料,从一个新的角度——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历史回忆——来解读华夏(中国人)的本质,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华夏。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三星好评(120+)
- azw3(407+)
- 引人入胜(372+)
- 微信读书(299+)
- 可以购买(533+)
- 书籍完整(67+)
- 赚了(505+)
下载评价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薛***玉: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家***丝:
好6666666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宫***玉:
我说完了。
- 网友 仰***兰: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喜欢"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人也看了
生生长流 黄佩华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北京郊区交通旅游地图系列:延庆区交通旅游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分子生物学精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养生10):神仙服饵 佚名 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手绘POP字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精解 条文解析 案例分析 报表编制 修订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刑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超有用超有趣的色彩心理学大全 : 看完这一本,你看问题做事情就和别人不一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老外每天都在用到的286个英语关键句型 第2版实用生活英语口语句子语法写作邮件阅读听力零基础入门自学英语教材语法句型大全FZ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第25届马丁·沃勒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71325626 室内装饰设计作品集世界现代普通大众蔚蓝书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鸟的王国 欧洲雕版艺术中的鸟类图谱 5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速成围棋:入门篇(下 2017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有一个男孩爱着那个女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生命的远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神奇的色彩女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C语言程序设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正版 迪士尼流利阅读第2级全套1册美女与野兽儿童汉语拼音故事书5-6-7-10岁一二年级课外书卡通图画阅读能力训练故事 书籍绘本教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知了知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色彩基础(第二版)--全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就是要跳舞:创造性舞蹈的心体验李宗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现货实拍 可开发票 下单速发 正版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