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世界地理读本·课外阅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美国中小学世界地理读本·课外阅读精美图片
》美国中小学世界地理读本·课外阅读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美国中小学世界地理读本·课外阅读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531892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0
  • 页数:280
  • 价格:19.2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希利尔讲世界历史、艺术史、世界地理,美国中小学经典启蒙读物,全球销量上亿册


内容简介: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维吉尔·莫里斯·希利尔曾说:“放开科学不论,历史、地理和艺术实是孩子一生学识的基石所在:历史是时间的纵深所在,地理是空间的广博所在,艺术是孩子心灵寄托所在。”

  希利尔以旅行家的独特体验,积多年当小学校长的教学经验,为孩子们写成了这本世界地理读本。他给孩子们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有趣见闻,让他们全心体验大千世界的精彩。

  对于孩子们如何学习地理,希利尔有其独到的见解:地图和地名是*重要的,但一张地图就如同一个迷宫,令人晕头转向的标题、注释和家庭作业对搞清地图毫无帮助,于是希利尔就将地图画成了迷宫、动物园等。在希利尔笔下,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仿佛触手可及,又那么神秘精彩。读完这本书,就如同与这位幽默风趣的天才老师一起,环游世界一周啦!


书籍目录:

01 望远镜中的世界

02 世界是圆的

03 地球的内部

04  漫漫长队

05 十三俱乐部

06 一座建在洼地上的城市

07 与王后结缘的三个州

08  帝国之州

09 扬基的土地

10 五个大水坑

11  父亲河

12  青春之泉

13  大篷车

14  仙境

15 拥有众多“之最”的西部(一)

16 拥有众多“之最”的西部(二)

17  近邻

18 战神的国家

19  咫尺天涯

20 海盗的乐土

21 南美洲的北部

22 橡胶之都与咖啡之国

23 白银之国与南美裙边

24  跨洋大桥

25 盎格鲁人的家园(一)

26 盎格鲁人的家园(二)

27 英国人的邻居

28 会说法语吗?(一)

29 会说法语吗?(二)

30 海平面以下的国家

31 西班牙的城堡(一)

32 西班牙的城堡(二)

33  天空之国

34 “靴子”国家

35 天堂之门与天国圆顶

36 死城与活城

37 1英里高的“灰堆”

38 战争与童话

39 伟大的丹麦人

40 鱼、峡湾、瀑布与森林(一)

41 鱼、峡湾、瀑布与森林(二)

42 日不落的地方

43  熊国

44 富饶的土地

45 从9个国家到20个国家

46 诸神的国度

47  新月之国

48  沙漠之舟

49 消失的国家

50 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

51 “基督降生之处”

52  伊甸园

53 有“故事”的国度

54 狮子和太阳

55 地球另一端的国家(一)

56 地球另一端的国家(二)

57  白象

58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59  明信片

60 人造“山峰”

61 强盗的乐园与荒芜的沙漠

62 令人畏惧的黑非洲

63  动物王国

64 彩虹的尽头

65  财富岛

66  食人岛

67  结束旅程


作者介绍:

 维吉尔·莫里斯·希利尔

  美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科普作家。于哈佛大学毕业后,执教两年,随后成为卡尔维特学校第一任校长,创建了著名的“卡尔维特教育体系”,即小学函授教育体系,惠及世界各地渴求知识的孩子,在美国教育界拥有不可动摇的崇高地位。

  希利尔天生是一个好老师,他就像我们的孙静修老爷爷一样,懂得如何讲孩子才能听明白,如何把枯燥的知识变得像洋娃娃、机器人一样讨孩子们欢心。他认为,在基础教育的之外,学生应当对历史、地理和艺术有全面的了解,从而丰富他们的视野和内心。所以,他立志为孩子们编写一套趣味盎然的历史、地理、艺术读物,这就是《美国中小学世界历史读本》、《美国中小学世界地理读本》、《美国中小学艺术史读本》。这一套读本直到今天仍是美国*私立学校的标准教材,也是备受美国父母好评的睡前读物。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01 望远镜中的世界

  你从未看到过自己的脸。

  你可能很奇怪,你也许会说不可能——但事实就是事实。

  你可以看到你的鼻尖。

  你甚至可以看到自己的嘴唇,瞧!就这样努起嘴。

  如果把舌头伸出来,你还可以看到自己的舌尖。

  但是,你不能跳出自己的身体,走到对面去,看一看自己的脸。

  当然你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因为你在镜子里看到过它,但那不是你自己——那只是你的一幅镜像而已。

  同样道理,没人能够看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全部。

  你可以看到周围的一小块儿世界——如果你登到高层建筑上,你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如果你站在高山之巅,你可以看到更大、更大的世界;如果你坐在飞机上,你可以看到比更大还要大的世界。

  如果你想看整个世界,就必须站得更高,高过任何人到过或能够抵达的高度。你必须站在一个远远高过云层的地方,一个在太空深处有星辰环绕的地方——但无人能到达,甚至飞机也不能到达的地方。

  这就像不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脸一样,我们也无法借助镜子看到整个世界。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模样呢?

  海洋中的鱼会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个世界都是水——就像一个巨大的浴盆,我都游遍了,我很清楚。”当然,它根本不知道还有没有水的环境。

  沙漠中的骆驼会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个世界都是沙子——就像一个巨大沙丘,我都走遍了,我很清楚。”

  趴在冰山上的北极熊会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个世界都被冰雪所覆盖——就像一个大冰箱,我都走遍了,我很清楚。”

  森林中的熊也会告诉自己的小熊仔:“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树木——就像一个大森林,我都走遍了,我很清楚。”

  同样地,从前的人们也常常和自己的孩子说:“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岛屿,好像一个巨大的泥团,表面有水、有沙子、有冰,还长着一些树。

  我们头顶上还有一个叫作天空的盖子,把我们罩起来。我们都走遍了,我们很清楚。”

  当某些好奇的孩子问起来:“这个像泥球一样的平坦世界是放在什么上面?”长辈们会非常认真地说:“它放在四头大象的背上。”

  但是,好奇的孩子接着追问:“大象站在什么上面呢?”长辈们又认真地答:“一头大乌龟的背上。”

  紧接着好奇的孩子又问:“那乌龟的脚底下呢?”这次没人答话了——因为没人可以往下猜——于是,乌龟只得四脚空空地站在那里。

  这就是很久以前的孩子们问起世界是什么样的时候,父母们习惯的回答。

  但是,可以想象一下,你去到一个远远高过云层的地方,一个深入太空的地方,坐在一个空旷的角落里,荡着双脚,向下俯瞰我们这个遥远的世界。你猜它真正长什么样?我知道——但我从未到过那里。

  通过望远镜,从远远的天上看过来,我们的世界就像一轮满月——浑圆、皎洁。它不像盘子,而像一个巨大的雪球。它虽不那么洁白,但很明亮,因为太阳光照在大球(也就是我们的世界)上,使其发出的光线,就像汽车大灯在晚上照亮前方的道路一样。当然,太阳在某个时间只能照到大球的一面,大球的另一面是黑的,但它会一直在阳光下旋转,另一面也会有太阳光照射的。

  你见过长筒望远镜吗?通过长筒望远镜眺望我们的世界,就像人们观察月球一样,镜中的大球很近、很大。你会看到大球的这一面有两块很大的补丁,看上去像不知什么奇形怪状的物体投下的影子,而在大球另一面还有四块大补丁。这些形似影子的补丁就是岛屿,我们给它们起个名字:大陆。

  这些大陆还有具体的名字,如果这些名字用1000英里高的字母写在上面话,我们就可以用望远镜看清楚了。这一面写着:北美洲、南美洲。

  让大球继续转,转到另一面被太阳光照到,就像“过电影”一样,我们依次可以读到欧洲(Europe)、亚洲(Asia)、非洲(Africa),最小的那块大陆叫澳大利亚(大洋洲原名,英文是Australia)。还有最底下那块大陆,叫南极洲(Antarctica)。

  钱币有“正反”之说。我们把其中一面称为“正面”,是因为我们通常把某些人的头像印在正面;而另一面称为“反面”,因为它是“正面”的反面。

  如果我们把世界的一面称为正面,另一面称为反面,那就很容易讲清楚哪一面是什么样的。不过我们的世界看不出正反,只有这些奇形怪状的阴影,因此我们使用两个很大的词来代替世界的“正反”。我们将一面称为“西海米斯菲尔”(译者注:此处的“海米斯菲尔”是英文单词Hemisphere的中文音译。

  为了配合原作者的风趣,实际并无这样的中文说法),而将另一面称为“东海米斯菲尔”。喔!这么复杂啊,能不能简单点儿?好吧!那我们就叫它“半球”好了,因为海米斯菲尔本来就是半球的意思。西半球有两块大陆,东半球有四块大陆。

  世界的*和*端叫“极点”,但那里并没有实际的点存在。上下极点的周围是白茫茫的冰雪,极点地区太冷了,那里的冰雪终年不化。

  阴影和冰雪之外的区域都是水,围绕大陆的水是海洋。虽然没有墙壁也没有篱笆将海洋分成不同的区域,但我们还是给它们起了不同的名字。

  你知道左右手的区别吗?当然,如果你有6岁了,你应该知道。但是,你知道东方和西方的区别吗?如果你有9岁了,你也应该知道。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西方是太阳落下的地方。如果你的右手指向东方,你的左手指向西方,那么你就是面朝北方,背对南方。

  太平洋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西边,东边是大西洋,整个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不过小朋友们别把它和“印第安人”搞混了呀,北冰洋在世界的最*,而在最底端环绕南极洲的是南冰洋(译者注:中国科学、教育及正式出版物中并未采纳“南冰洋”的说法,而将环绕南极洲的海洋作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自然延伸区域)。北冰洋和南冰洋基本上就是冰的世界,因为那里太冷了,水都结成了冰,而且保持冰冻状态。如果我们希望给海洋标上名字,可以在天上一一读出来,那么我们就得在水中支起巨大的标志,因为我们无法在海面上涂刷文字。

  在向你展示我们的世界时,我把北美洲放在了上面,其实没什么原因。

  我也可以上下颠倒或者侧着展示,因为我们的世界本没有上下之分。据我推测,北方的大陆总是摆在上方是因为制作地图或编制地理的人们都生活在世界的北半球,他们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地区放在显眼的位置。

  这就是我们的世界。你也许要问了:“和我们的世界并存的还有其他的世界吗?”有些人猜测,也许会有。那些在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中,也许就有像我们地球一样的世界,也有人生活在上面。不过没人知道结果,因为最强大的望远镜也无法让我们看清遥远星光后面的真相,我们只能猜测。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孩子们,想和我一起环球旅行吗?请上车!

  你知道如果把地球横着切开,石油在第几层吗,煤又在第几层呢?你想象得到,中国的版图看起来像一只雄鸡,而美国的版图看起来像打满补丁的被子吗?你喜欢海盗的故事吗,想知道海盗曾经横行的加勒比海在哪里吗?知道吗,“欧洲有一只靴子,里面住着许多人”,这说的是意大利呢!

  其实,世界地理真的一点都不枯燥,而且很惊险很刺激,不是吗?对孩子们而言,地理就如同旅行探险一样。从北美洲到南美洲,从欧洲到亚洲,*后是非洲、大洋洲。把地理知识和快乐旅行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体验一次环球之旅。

  孩子们,出发啦!


前言

如果你不到15岁8个月零3天的话,请略过这篇文字。

  这本书是写给下面这些人的:他相信天堂就在天上,地狱就在地下;他没听说过伦敦,也不知道巴黎;他还以为戴恩是一种狗的名字(译者注:丹麦人的英文Dane看起来像狗的名字)。

  这本书展示的是行者的视角,而不是透过铜钱看世界。

  这本书告诉孩子外面的世界,从“卡拉马祖到廷巴克图”。

  这本书不只讲“世界七大奇迹”,还在讲“世界七大奇迹”之外的奇迹。

  我的童年是在新英格兰度过的。每逢感恩节时,家里会准备六种馅儿的甜饼:苹果、蜜桃、小红莓、蛋奶、碎肉和南瓜。

  不过大人只许我选两种,这一直是让我左右为难的事。现如今,当我在本书中要选择地点和主题来讲述时,同样的困难出现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地理位置太多了,这本小书无法面面俱到,这样必然会有一些读者质问我,为什么某些国家和某些地方被我略去了,特别是他们生活的地方。

  这是一本讲给孩子的地理书。孩子们眼中的地理是一系列有着古怪名字的科学怪物——气候和贸易、产业与行业,当然还有丰富多彩的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似乎世界各地主要的农产品都不外乎这几类,要么是玉米、小麦、大麦、黑麦,要么是黑麦、大麦、小麦、玉米,再不就是大麦、玉米、黑麦、小麦。在我的地理书中,希腊是个特例——这是因为我认为它不产小麦、玉米、大麦、黑麦。地理是只讲“胃”的地理(言外之意是,它所讲述的内容只和吃有关),“头”和“心脏”都给省略了。

  我喜欢地理书上的图片和地图,但讨厌文字。除了某些描述性的或者叙述性的段落之外,文字内容是完全不值一读的——一堆令人困惑的标题、副标题,甚至套着小标题:家庭作业、注解、地图分析,给老师的建议、帮助、说明、问题,复习、难点、练习、背诵、总结、图片分析,等等。我自己都说烦了。

  上学后,我才知道世界就是一个橘子。我学过的内容,只有三件事还记得比较清楚:荷兰的孩子穿木鞋,爱斯基摩人住在雪屋里,还有中国人用筷子吃饭。

  那时老师采用问答教学法教地理,就像学习乘法口诀的方法一样,老师拿起手中的书,问道:“美国人民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一个13岁的男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们贫困、无知,生活在简陋的小屋里。”面对学生匪夷所思的回答,这位老师面无表情地说道:“不,这是下一个问题的答案:‘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

  到我教9岁的孩子们开始学地理时,我发现手头的教材中有关贸易和工业的内容讲得太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书里尽是些幼稚的鸡毛蒜皮的问题,统计数字和抽象的内容也完全超出了9岁孩子的理解能力。另外,其他国家那些胡编乱造的儿童故事对孩子们学习地理没什么用处。

  我是一名老资格的旅行者,游历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我所走过的里程可以绕地球5圈。我想我该写本自己的地理书,也许有些过于自负!不过有关我的旅行经历的即兴授课也许会让这个班级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找来速记员把这些讲课内容逐字

  记录下来。但是,当我给另一个班级读笔记时,就萌生了一个想法:要是编本书去教孩子们可能更好——我要立刻付诸行动!

  我一遍一遍地写,一遍一遍地改,因为孩子们的反应永远都不好预测。

  如果不实践,没人敢拍着胸脯保证说孩子们一定能听明白,那些“哪些话他们应该知道,哪些话他们不应该知道”之类的先入为主的想法都是毫无价值的。稀奇古怪、耸人听闻的内容不一定让孩子们难以理解,反倒是过于简单的话会造成误解。

  我给班里的孩子们读过一本引人入胜的游记。作者写道:“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我们疲惫不堪、饥肠辘辘。我们到最近的一家酒店,安排房间住下。”

  孩子们竟然理解成旅行者在酒店里捡了几枚25分的硬币(译者注:原文说,在附近的酒店里发现了“quarters”。此处的

  “quarter”是住处、宿舍的意思,而它还有1/4的意思,也指25美分的硬币,所以孩子们才会听错)。

  我又讲到了威尼斯的叹息桥,还画了一个从桥上走过的重囚。我不经意地问孩子们,谁能给我讲讲这座桥为什么叫“叹息桥”?一个男孩子说:“因为这是一座‘大’桥。”一个小女孩嘲笑男孩的无知,并说:“是因为它有‘栏杆’。”一个乡下来的男孩子更异想天开,他认为,也许是因为他们使用“镰刀”。这时第四个孩子搭话了,“因为这座桥的主人叫‘赛’。”(译者注:BridgeofSighs,叹息桥,是意大利威尼斯的一处著名景点。同学们以上的回答,大size、栏杆sides、镰刀scythes和赛Cy,都是取sighs的谐音。)

  几乎所有孩子都对地图感兴趣。一幅地图恰似一款拼图游戏,但那些新地名却有些难为孩子们。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一个地方既没有名称也没有方位的话,那就根本不叫地理了,那只能叫仙境,所以,分析地图和地名*是地理课的基本内容,而且如果有幅挂图就更棒了!

  从孩子的角度讲,钻研地理是颇为有趣的事。一本按不同国家装订的大型剪贴簿可以很方便地贴上摘自报纸、杂志的新闻图片和剪报以及旅游部门所发的宣传画。目前,有大量此类素材在源源不断地出版发行,比如印度的神庙、中国的宝塔、捕猎

  非洲的野生动物和巴黎的公园等。有了这些图片,孩子们就可以编出自己的《国家地理》杂志。另外,集邮也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活动,特别是到了一定年龄的男孩子,会和成年人一样痴迷于集邮。

  当然,学习地理的*方式还是旅行,但这可不能学那些行色匆匆的商务人士,他们参观一个城市的时间往往只有一个小时。他们总是风风火火地钻进出租车,拿出一沓纸翻了翻后,对司机说:“我就想去两个地方参观一下:圣彼得大教堂和罗马竞技场。您以最快的速度开到那里,然后再把我送回机场。”等到了圣彼得大教堂,这位先生探出车窗望了望后,对司机说:“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在我出生的小镇上,有一位很老很老的爷爷,他最引以为豪的事是,在其一生中,从未到过离家10英里远的地方。现在旅行已经变得非常便利,每个孩子都在期盼有朝一日到远方去旅行。本书就是要告诉心怀这种渴望的人,到了某个地方要知道看什么,这样旅行就不会过得毫无意义了。他们曾经转遍地球,但当回到家时,除了一只鹦鹉和一串玻璃珠子之外,什么都没留下。


书籍介绍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维吉尔·莫里斯·希利尔曾说:“放开科学不论,历史、地理和艺术实是孩子一生学识的基石所在:历史是时间的纵深所在,地理是空间的广博所在,艺术是孩子心灵寄托所在。”

希利尔以旅行家的独特体验,积多年当小学校长的教学经验,为孩子们写成了《美国中小学世界地理读本》这本世界地理读本。他给孩子们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有趣见闻,让他们全心体验大千世界的精彩。

对于孩子们如何学习地理,希利尔有其独到的见解:地图和地名是最重要的,但一张地图就如同一个迷宫,令人晕头转向的标题、注释和家庭作业对搞清地图毫无帮助,于是希利尔就将地图画成了迷宫、动物园等。在希利尔笔下,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仿佛触手可及,又那么神秘精彩。读完《美国中小学世界地理读本》这本书,就如同与这位幽默风趣的天才老师一起,环游世界一周啦!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目录完整(232+)
  • 微信读书(379+)
  • 三星好评(218+)
  • 已买(245+)
  • 字体合适(534+)
  • 藏书馆(620+)
  • 购买多(93+)
  • 引人入胜(654+)
  • 体验好(69+)

下载评价

  • 网友 宫***玉:

    我说完了。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宫***凡: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