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识别、评估和治疗(万千心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识别、评估和治疗(万千心理) 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识别、评估和治疗(万千心理)精美图片](https://img3m5.ddimg.cn/3/30/22539135-1_h_1.jpg)
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识别、评估和治疗(万千心理)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识别、评估和治疗(万千心理)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识别、评估和治疗(万千心理)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识别、评估和治疗(万千心理)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识别、评估和治疗(万千心理)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识别、评估和治疗(万千心理)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识别、评估和治疗(万千心理)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识别、评估和治疗(万千心理)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此套译丛特别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和相关教育工作者撰写。基于学校教师的工作需要,提供了有关多动症、自闭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品行障碍、自伤问题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等多种常见儿童期发展性精神疾病的丰富资讯。为一线教师识别、评估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提供了*、*全的实用信息,并详细介绍了在学校环境中如何进行有效干预的丰富建议。
书籍目录:
章 导 论
为什么学校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应该阅读本书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概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及教育上的安置和服务
本书的目标和计划
第二章 病 因
遗 传
环 境
神经生物学
总 结
第三章 流行病学相关情况
普通人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率
接受特殊教育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其他相关的情况
总 结
第四章 病例发现和筛查
病例的发现
筛 查
总 结
第五章 诊断性评估
诊断标准
出生史、成长史、健康史、家族史和行为史
常规诊断程序
非常规诊断程序
学前儿童的识别
少数群体青少年的识别
总 结
第六章 心理教育评估
测验的调整和修改
具体的心理教育评估实践
总 结
第七章 治 疗
调整教室环境:为学生创造成功捷径
社会心理干预:鼓励适宜的行为
心理教育学方面
药 物
他选疗法
总 结
附 录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资源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傅宏 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民进江苏省直工委主任等职。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及马来西亚儿童教育研究中心从事访问、合作研究和讲学。目前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宽恕及其文化差异比较,儿童认知行为治疗策略等方面。曾先后出版《认同社会》《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多部个人学术专著,并在《国际心理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 ofPsycholog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批颇具影响的学术论文。主讲课程《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为国家精品课程。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章 导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简称ADHD),俗称多动症,是目前用于描述在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方面存在临床显著性的个体的诊断分类(美国精神病学协会,2003)。从2003年美国国家儿童健康普查的数据来看,在4—17岁的孩子中,约有7.8%的学生(或者说从幼儿园到高三的每个班上大约有2名学生)在他们成长的某个阶段被诊断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当我们了解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学校适应困难有关时,再来看这种较高的患病率,我们就不会为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平均每年接收17个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而惊讶了,也不会为在接受特殊教育援助的学生中有27%的学生被父母报告其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而惊讶了。因此,学校教师们需要做好准备,以识别和帮助那些患有多动症的学生们。而本书的主要目标是为教师们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必要的准备和理论知识。下面,我们会进一步说明写作本书的必要性,概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历史和当前的相关概念),并检验在教育服务和安排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信息。
为什么学校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应该阅读本书
为什么学校专业人员须增加有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知识储备呢?除了多动症发病率较高这一点原因外,还存在多种理由。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回顾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促使他们必须为满足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的需要而做好准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之一
鉴于其在总人口中的高发病率,在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接收的病例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常见的问题之一也就不足为奇了。简单地说,所有教育工作者在其职业生涯中将面对许多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我们常常会见到在一个班中至少有一名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
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检出不够
媒体和大众普遍认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整体上被过度诊断了,但有人指出,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这一观点(Sciutto &Eisenberg,2008)。事实上,有一些证据表明,情况正好相反。Reich,Huang和Todd(2006)对美国密苏里州1610对双胞胎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诊断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受访者中,只有大约一半的人接受过药物治疗。Reich和他的同事们称:“从业者在对诊断筛查和恰当治疗等方面的落实仍存在很多问题”。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学校适应困难有显著关联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通常与学校成就行为相关,比如,成绩落后和技能缺失常出现于多动症患儿中。于是这就强调了在学校工作中对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识别、评估和治疗的重要性。超过1/4的患儿将经历留级、接受特殊教育或不能实现高中毕业;几乎一半的患儿将在某些时候受到停学处分;同时将有10%~20%的患儿被学校开除。
学校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识别起着关键作用
尽管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识别标准尚未达成统一,然而现在普遍能被接受的做法是将照顾者的报告和直接的行为观察作为全面诊断评估的一个组成部分。考虑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多见于学校环境中,所以老师报告和课堂观察应该作为任何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准确识别至关重要
我们应注意到学校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识别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准确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重要性。特别是当学生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时,会对他造成负面的影响。虽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使学生患者申请特殊援助服务和安置更为便利,但这种诊断和药物治疗的经历,会在其他方面给患儿造成阻碍。比如,这种经历会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丧失服军役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计划招募范围内的,但已经在一年内开始服用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药物的人)。此外,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虽然相对安全,但仍会产生不良反应,并且有类似行为特征的其他精神病理学表现(比如躁郁症),在不恰当地服用兴奋剂药物后,症状将会更为严重。
学校干预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重要因素
尽管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中,使用药物已被证明很有效,但人们仍普遍认为社会心理干预是全面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学区的治疗方案,会典型地提供这样的社会心理治疗。换言之,学校心理卫生专业人员不应简单地依靠医师用药物来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而应作为合作者参与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计划中。
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纳入普通教育课堂中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在一段时间内走向了整合特殊和普通教育的方向,残障学生越来越多地被安置于普通教学环境中。一项对美国中西部中小学34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学校生活是在普通教育的课堂中度过的(Reidet al.,1994)。因此,无论是特殊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掌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信息。
美国联邦法律的保障
1973年通过的《康复法案》(RehabilitationAct)中的第504节,1990年通过的《美国残疾人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Act,简称ADA),以及2004年通过的《残疾人教育法》(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EducationAct,简称IDEA)B部分中规定,学校在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提供帮助时,应担负起重要的责任。如Soleil(2000)所指出的,学校的这些相关义务包括识别、评估患有多动症的学生,并且公费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教育,这些教育服务应当符合孩子个人的特点,并包含家庭成员的参与。此外,提供这些教育服务的教育者,应当接受一些适当的培训,并且得到一定的支持(包括员工发展计划),使其能够满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的需要。后,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会表现出相关的挑战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校不得不建立相应的纪律处分体系,但学校须确保这种体系不会干扰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提供免费和适当的公共教育这一点。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概念
按照目前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概念的界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至少包括3个不同的子类型(注意缺陷型、多动或冲动型和混合型)。这一节我们将回顾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理解的变迁过程,以及目前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定义。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演变
人们普遍认为,是GeorgeStill(1902)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进行了描述。Still在《柳叶刀》(Lancet)外科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谈到,他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将那些孩子表现出的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称为“道德控制缺陷”。随后,在1918至1919年间脑炎盛行,观察发现在感染脑炎而幸存下来的很多孩子中,出现了疑似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行为和认知异常。鉴于此种联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初被认为是由于“轻微脑损伤或功能障碍”造成的。
到20世纪60年代,在北美,已不再将类似轻微脑损伤或功能障碍这样的术语作为多动症儿童临床分类的标签。相反,人们注意到活动过度是多动症的主要行为表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二版(DSM-Ⅱ,1968)中出现了关于这一障碍的新名字“儿童期运动机能亢奋反应”(hyperkinetic reaction ofchildhood)。在DSM-Ⅱ中,多动症被描述为“……特别在幼儿期,多动症会呈现过动、不安、注意涣散和注意广度窄化;在青少年时期,这些行为特征会逐渐减少”。
到20世纪70年代,在北美,研究人员开始质疑是否应将“多动”作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症状。VirginiaDouglas(1972)和她的同事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使人们注意到应将“注意缺陷”作为主要症状。随后,“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简称ADD)出现在了DSM -Ⅲ中(1980)。在DSM-Ⅲ中,注意缺陷障碍包含亚类型,通过这个障碍评定系统,个体可被诊断为伴有多动表现的或未有多动表现的注意缺陷障碍。当时,人们对这些亚类型具有争议,并对其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尽管研究很快证明这些亚类型存在显著的临床差异,但在DSM-Ⅲ的修订版(1987)中,当把多动症更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后,这些亚类型分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没有被使用。
目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概念
在DSM -Ⅳ(1994)及DSM -Ⅳ-TR(2000)中,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做了的界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症状是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注意缺陷、冲动和多动。研究显示,可有效地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亚类型进行临床区分,根据目前的标准可将儿童诊断为注意缺陷主导型多动症、多动或冲动主导型多动症或混合型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规定,在判定注意缺陷主导型多动症时,患儿须表现出6~9个注意缺陷的症状;在判定多动或冲动主导型多动症时,患儿须表现出4~6个多动和冲动的症状;在判定混合型多动症时,患儿须同时满足注意缺陷主导型多动症和多动或冲动主导型多动症的相关标准。除了须表现出症状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还要求:这些症状须持续至少6个月,患儿与其同龄儿童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在7岁前有发病史,至少在2个不同环境中(如学校和家)发过病,并且被认定具有临床意义(美国精神病学协会,2000)。第五章将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做进一步讨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及教育上的安置和服务
被判定为符合DSM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并不能使我们理所当然地认定一个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享有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的资格。事实上,如前文所述,大部分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是在普通教育课堂中度过自己的学校时光的。接受特殊教育的资格取决于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严重程度。他也许有资格接受《残疾人教育法》B部分规定的服务,亦或有资格接受1973年《康复法案》第504节规定的相关帮助和服务。教育法规为这些特殊服务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依据,并确保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得到免费且适当的公共教育。本小节将就该教育法规的一系列变化进行讨论。
《残疾人教育法》
虽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起初被视为一种医疗或心理状况,但它现在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20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国立促进组织(如,美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和成年人协会)已开始为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的教育服务而努力。他们通过这些努力,试图使“注意缺陷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当时的名称)成为1990年《残疾人教育法》的一项残疾类别。但美国*反对这种改变,因为他们认为需要特殊教育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已可以满足现有的资格标准。随后,虽然美国国会在《残疾人教育法》的残疾类别中添加了创伤性脑损伤和孤独症,可仍没有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列入其中。然而,与此同时美国国会要求*部长发出一份调查通知,收集公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方面的意见。
1991年9月16政策备忘录日
美国*通过收集到的2000多份意见,得出结论:人们对于“患何种程度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有资格接受特殊教育服务和普通教育安置”的认识混乱。由此,美国*制订了一份政策备忘录,题为:“澄清满足普通或特殊教育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需求的政策”。该备忘录由美国民权办公室、美国中小学办公室和美国特殊教育与康复服务办公室的助理秘书联名签署。文件中指出,符合《残疾人教育法》中“其他健康损伤”、“特殊学习障碍”或“严重情绪困扰”残疾类别的注意缺陷障碍学生有资格获得特殊教育服务。此外,备忘录中具体规定:根据1973年《康复法案》第504节的内容,不符合特殊教育标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仍然可能享有特别化教育的权力;该法案的主要目的是禁止那些接受联邦基金的政府机构歧视残障人士。由此看来,《康复法案》是基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是“残疾人”这个评判,而为其提供特殊教育资格的,即认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之一——学习。
根据《康复法案》第504节的规定,被判定为“残疾人”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有资格获得免费且适当的公共教育,同时根据Davila及其同事(1991)制订的政策备忘录,被判定为“残疾人”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有资格获得“常规或特殊教育以及相关的帮助和服务……”尽管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并非是必须的,但它仍被认为是保障“免费且适当公共教育”的一条途径。然而,我们还需考虑特殊教育服务对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及被判定为“残疾人”的某些学生来说是不恰当的情况。Davila等人详细阐述了“必须在普通教育课堂中对这些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提供教育”。此外,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所需的教学调整和干预的识别中,普通教育课堂中的老师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帮助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适应普通教育,Davila及其同事在政策备忘录中对如何调整普通教育提出以下具体建议:(1)提供一个结构化的学习环境;(2)重复并简化课堂及家庭任务的指导语;(3)在言语教学的基础上,补充视听教学;(4)使用行为管理技术;(5)调整课程安排;(6)修改测评形式;(7)利用录音机播放磁带,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其他视听仪器;(8)选择修订过的教科书和练习材料;(9)缩减家庭作业;(10)减小课堂规模;(11)一对一辅导;(12)增设课堂助教和记录员;(13)增设“服务协调员”,监督特殊项目和服务的落实情况;(14)尽可能善用非学习性质的实践活动,比如在餐厅、休息室和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1990年的《美国残疾人法案》仍适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虽然1991年12月的政策备忘录中没有特别提及这一点。该法案禁止在工作、学校和公共场所配置的方面歧视残疾人,该条款同样适用于不接受联邦基金的机构。由于《美国残疾人法案》被认为结合了很多《康复法案》第504节的内容,因此学区通过满足《康复法案》第504节的要求就可以尽到《美国残疾人法案》中所规定的义务。
1993年4月29日澄清性备忘录
继1991年的政策备忘录之后,美国民权办公室代理副秘书长Jeanette J.Lim起草了第二份备忘录,题为“澄清学区评估注意缺陷障碍儿童的责任”。作为对早期政策(包括Davila等人1991年所著的备忘录)理解偏差的回应,该备忘录阐述了学区有责任对疑似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进行评估。Lim的备忘录(1993),重申了Davila及其同事制订的备忘录(1991)的目的:确保对疑似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同时学校相信其需要特殊教育或相关服务的学生进行评估(这份事先声明是必要的,因为很多学区在1991年的备忘录出版前,认为只需要对《残疾人教育法》中涉及的残疾类别进行评估,而不需要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进行评估。)然而,Lim的备忘录也阐明并不是要求学校“仅鉴于家长的疑虑和需要”就对每一个疑似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进行评估。结论是,如果学校判定该学生不需要接受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那它将拒绝评估这个学生,并告知其父母有权进行复核。Lim备忘录中也包括了题为“民权处:第504节对注意缺陷障碍儿童的覆盖范围”的新版本。
1997年的规章拟议通知
规章拟议通知用以征求公众对1997年《残疾人教育法》重新授权案的意见。其中有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内容,说明了学生在何种情况下有资格获得《残疾人教育法》中规定的服务。该通知指出,一些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符合“其他健康损伤”的标准:即(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被确定为是导致“注意力受限”的慢性健康问题,而注意力受限会对学生学业表现产生不利影响;(2)同时需要接受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此外,通知澄清了“注意力受限”作为其他健康损伤标准的一个主要因素的含义,即“包括一种由对环境刺激的高度警觉而导致的对教育环境的注意力受限”。规章拟议通知进一步阐明,符合《残疾人教育法》300.7(b)中其他残疾分类标准的有注意缺陷障碍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仍将有资格接受相应的特殊教育。如果这些孩子在该部分中没有资格,仍可受益于1973年的《康复法案》第504节及其实施细则中的规定。
1999年对1997版《残疾人教育法》的终法规
表1.1分析了1997年10月拟议规章通告中对《残疾人教育法》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方面的注解和观点变化(美国*,1997)。按原计划,“终法规”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添入可获得特殊教育资格的条件列表中。这些法规也对“精力、活力或注意力受限”进行了详细说明,将“儿童对环境刺激的高度警觉而导致在教育环境中的注意力受限”包含在“其他健康损伤”的定义之下,这也正是许多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的特点。
表1.1 对1997年规章拟议通知中《残疾人教育法》的注释和变化内容的解析
拟议300.7节将对现行“残疾儿童”的定义作如下修订:
注1 遵循现行条例的第300.7条 ……对拟议的第300.7条不添加修改,但会在该部分增添4项新注释:如……
注5 法案的B部分阐述了患有注意缺陷障碍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在何种情况下都有资格申请所规定的特殊教育服务。该注释澄清了有资格获得特殊教育的注意缺陷障碍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需符合“其他健康损伤”标准的如下条件:(1)其注意缺陷障碍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被认定为一种对教育表现产生不利影响的并会导致注意力受限的慢性健康问题;(2)由于注意缺陷障碍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而需要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该注释阐明“注意力受限”这一术语的定义,包括一种由对环境刺激的高度警觉而导致的对教育环境的注意力受限。)
该注释进一步阐明了:(1)患有注意缺陷障碍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某些孩子如果符合拟议部分300.7(b)中的残疾分类,将有资格接受相应的特殊教育;(2)如果这些孩子在该部分中没有资格,仍可受益于1973年的《康复法案》的第504节及其实施细则中的规定。
注:美国*(1997)
2004年《残疾人教育法》的终法规(2006年)
根据《残疾人教育法》的授权版本,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为首要障碍的学生,根据以下三个不同资格分类中的一种,将有资格继续接受特殊教育:(1)特殊学习障碍;(2)情绪困扰;(3)其他健康损伤。然而,涉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地方是在“其他健康损伤”标准,其中提到“其他健康损伤意味着存在精力、活力或注意力受限,包括由对环境刺激的高度警觉而导致的对教育环境的注意力受限”,并且“这些情况是由于慢性或急性健康问题引起的,如哮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糖尿病、癫痫症、心脏病、血友病、铅中毒、白血病、肾炎、风湿热、链状细胞型贫血、儿童秽语多动综合征等”,“对儿童的教育表现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本书的目标和计划
本书将为学校心理卫生专业人员提供识别和处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所需的相关资料。第二章,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第三章,探讨流行病学上的问题和相关情况,这里将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特殊教育人群和普通人群中的不同发病率进行讨论。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介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和评估。第七章,总结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干预有效性的研究。此外,本书在附录中还提供了一份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网络资源的清单。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学校常见心理问题译丛由加州大学“咨询、临床和学校心理学项目”副教授S. R.Jimerson等诸位业内专家联合撰写。
北师大心理系林崇德教授、同济大学赵旭东教授倾情推荐。
此套译丛特别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和相关教育工作者撰写。基于学校教师的工作需要,提供了有关多动症、自闭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品行障碍、自伤问题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等多种常见儿童期发展性精神疾病的丰富资讯。为一线教师识别、评估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提供了**、*全的实用信息,并详细介绍了在学校环境中如何进行有效干预的丰富建议。
书摘插图
媒体评论
在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师以及教师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我要诚挚地这套为教育领域的一线心理学工作者、教师和家长所写的书,它不仅能够为学校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支持;而且也能够为广大热衷于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教育者和研究者,提供理解多动症、自闭症等多种童年期和少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的知识基础,以及识别、评估并恰当干预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实用方法。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我非常高兴看到专门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撰写的这套丛书。该丛书涉及到的问题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在我国中小学生中发生率也很高。但国内的有关专业人员,如教师、临床医生、心理学工作者却缺乏内容较全面的参考书,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更是匮乏,由此导致学校、医疗部门及心理卫生机构缺乏有针对性的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方法。面对出现的问题,家长和教师容易出现两个*的反应——要么忽视、否认问题,延误宝贵的矫治时机;要么反应过度,小题大做,采取不恰当的应对措施。两种情况都对及时、正确地解决问题不利,对儿童青少年心身发展不利。这套丛书由国际知名专家撰写,对我国学校心理卫生工作非常有借鉴价值,可以成为关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各界人士的重要参考资料。
——赵旭东
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
前言
近些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不断,问题的类型也五花八门,许多调查结果显示,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遗憾的是,这些常见的问题往往不能够被父母、老师和中小学生身边的重要他人及时发现,严重影响了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危及学生的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和谐。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
一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有95.4%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规划中,84.3%的学校出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规章制度。但许多中小学心理老师由于缺乏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训练,从而无法及时、正确地识别和处理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在该项目中,许多接受访谈的心理老师都提到,希望获得更多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希望培训是基于问题的培训而非灌输知识。本套“学校常见心理问题译丛”正是基于这样的需要翻译的。这套译丛专门针对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者,次从学校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早期识别、评估和治疗。
这套译丛共有六册,分别涉及中小学生的品行障碍、自伤行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
● 品行障碍:这既是中小学生中常见的问题,也是导致犯罪行为、成年期社会适应失调的重要原因;
● 自伤行为:它与一系列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息息相关,如自杀行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进食障碍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校园暴力事件增多,中小学生群体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也日益进入了学校心理卫生工作者的视野;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研究显示,我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率在3%~13%之间,对学生的学业造成了不良影响,令父母和老师十分苦恼;
●自闭症:过去十年,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人数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自闭症不但对个体的社会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也给其家庭造成了极大困扰,是学校不可忽视的问题;
● 早发性精神分裂症:这虽不常见于中小学生,但其发病会导致认知功能和社会交往缺陷,给早期干预带来了挑战。
因此,在学校工作中,我们迫切需要对这些心理障碍进行早期识别、评估与治疗。
译丛中每本书的作者均为相关方面杰出的学者和学校心理学家。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研究能力,并且熟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兼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译丛全面阐述了六种心理障碍的概念、症状、病因和流行病学资料,向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介绍了案例发现、筛查和转介的方法和流程,并为读者提供了每种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和评估工具,还讨论了预防、干预和治疗的方法,对教师们进行切实可行的心理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在专业知识部分,内容丰富、平实易懂;介绍实践方法时,具体翔实,针对性、操作性强。所以,这套译丛既是专业知识读本,又是实际操作指南。
这套译丛的顺利出版,凝聚了所有翻译参与者的心血,反映了所有参与者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丛书翻译的组织工作由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李慧君博士(也是其中一册的编者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傅宏教授和本人组成的三人小组共同承担。除了完成出版社的要求外,我们制定了如下翻译流程:(1)首先翻译审定每册的索引和关键词,统一整套书的术语;(2)每册至少由两个人完成,完成各自的部分后,交换审阅挑剔对方翻译的部分,将有争议的内容提交三人小组进行讨论;(3)三人小组分别对所负责的两册进行审阅和校对;(4)后由我编辑审定丛书名称和每册书的名称。具体的翻译分工如下:
●《中小学生品行障碍》和《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两册由傅宏教授组织翻译和审校,参与两书翻译的人员分别是:彭维、张海锋、李一徐、沈瑜;沈瑜、滕川。
●《中小学生自伤问题》和《中小学生早发性精神分裂症》两册由本人组织翻译并由李慧君博士审校,参与两书翻译的人员分别是:唐苏勤、黄紫娟;尉玮、王辰怡。
●《中小学生自闭症》和《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两册由本人组织翻译和审校,并由李毅飞进行了挑剔性阅读,参与两书翻译的人员分别是:赵丽娜、唐谭;贺婷婷、徐慊。
在翻译译丛的过程中,我们时常讨论、反复审校,有时请教语言学家,尽量保证内容清晰、术语准确无误。在此,我要感谢傅宏教授和李慧君博士对这套书付出的辛勤汗水;感谢傅宏教授和我所指导的学生们的认真态度和努力的工作;感谢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及“万千心理”的孙蔚雯编辑对出版这套译丛的大力支持。感谢我们大家的精诚合作!
尽管我们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懈怠,但由于能力和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王建平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1年6月于北京师范大学
书籍介绍
《学校常见心理问题译丛•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识别、评估和治疗》解释了为什么心理学家和其他教育专业人员需要做好更充足的准备,为什么需要更加有能力发现并服务于有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介绍心理障碍的起因、流行率及相关情况。提供筛查、转诊及诊断评估的综合信息。提供心理教育评估中急需的指导。综述了可对有特定心理障碍的学生实施的适当治疗。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情节曲折(627+)
- 体验差(538+)
- 藏书馆(478+)
- 服务好(142+)
- 体验满分(521+)
- 无盗版(326+)
- 无水印(556+)
- 体验还行(671+)
- 内容齐全(555+)
- 速度慢(576+)
下载评价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后***之: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孙***美: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喜欢"中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识别、评估和治疗(万千心理)"的人也看了
9787560631196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高中生论述文写作十大核心能力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荆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楚文化融合多族群的空间博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Cimatron E10.0三维设计与数控编程基本功特训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配电网铁磁谐振原理及防护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斩龙脉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走遍韩国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2024年春小学数学计算能手 4年级四年级下·沪教五四 通城通成学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英法汉情境图解口袋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会计基础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不为观赏的画作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典型类案研究:食药环执法办案实务丛书 食品药品犯罪典型类案解读 适用于行政执法办案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艺考基本功:人物速写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涂装工艺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戴尔·卡内基成功教学全书-写给女人 (美)卡内基,(美)卡内基 著,沈秋园,刘超 译 中国妇女出版社【正版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新东方书虫·世界名著英文版精读 海的女儿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教什么”的叩问 人教版精读课文教里精编 九年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中式园林景观(上下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身体的媚术:中国历史上的身体政治学 许晖 商务印书馆 9787100102483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微笑力 (如家创造卓越服务的方法)【正版图书,满额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