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一味 汪曾祺纪念文集水墨珍藏版 精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一食一味 汪曾祺纪念文集水墨珍藏版 精装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从江南小镇到西南联大,从民国文青到文坛大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山河故人、红尘男女、四方食事、花鸟鱼虫、粉墨春秋……汪曾祺文集水墨珍藏套装,*知识分子风格的汪曾祺作品,雅致诗意,淡远蕴藉。
内容简介:
本书完备地收录了汪曾祺谈美食的系列散文。书中写到的一道道日常小吃,既融进了制作者的心意,还承载着千百年流传的文化风情,表达了无限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令读者感受到的不止是美食的诱惑,更有着温情的乡野人情以及俗世生活中含蕴的自然真趣。作者无意于写得深刻,从容闲适的笔触却每每让人品咂出生活本身的滋味……
书籍目录:
目录
家常酒菜
002 故乡的食物
017 马铃薯
021 鳜鱼
024 家常酒菜
029 韭菜花
032 萝卜
037 岁交春
039 故乡的野菜
044 食豆饮水斋闲笔
053 蚕豆
056 豆腐
063 干丝
065 肉食者不鄙
070 鱼我所欲也
074 手把肉
078 贴秋膘
081 栗子
084 果蔬秋浓
089 面茶
091 豆汁儿
093 菌小谱
四方食事
100 昆明的果品
106 昆明菜
115 四方食事
123 寻常茶话
129 沽源
133 五味
138 米线和饵块
144 烟赋
150 昆明的吃食
159 长城漫忆
163 唐巴拉牧场
166 上梁山
170 山顶夜宴
171 莱芜讴
172 大等喊
177 工艺菜
178 徽菜
179 云霄
181 福州
184 中溪宾馆
187 川菜
吃食与文学
192 葵·薤
197 宋朝人的吃喝
200 《知味集》征稿小启(代序)
201 作家谈吃集
205 食道旧寻
211 文章杂事
217 吃食和文学
220 苦瓜是瓜吗?
223 咸菜和文化
227 《吃的自由》序
230 《旅食与文化》题记
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1997),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后一个士大夫。”江苏高邮人,1943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起在杂志上发表小说。
汪曾祺的文字干净而传神,既没有结构上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淡泊通透,如话家常。他的小说作品更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足以傲世的极少数重大收获之一”。汪曾祺的成就的大致可分为三大块:小说、散文和艺术,尤以前两者见长。粉丝遍及海内外。和他的老师沈从文一样,都具有很强的市场号召力。
汪曾祺和沈从文一样,是那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20世纪下半叶在自己的形式中达到艺术完美的唯一大师级中国小说家,其成就不亚于被国人津津乐道的博尔赫斯。在中国文坛,他被公认为“对白话文的贡献是独一无二的”。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家常酒菜
故乡的食物
炒米和焦屑
小时读《板桥家书》,
“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
“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
“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
“焦屑”。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这很有点像古代行军用的
“糒”。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
端午的鸭蛋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
“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
,
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是出了名的。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红而油多,高文端公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
“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
“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咸菜茨菰汤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
“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般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
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菰片,那就是咸菜茨菰汤。或者叫茨菰咸菜汤,都可以。
我小时候对茨菰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菰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菰,而且是不去茨菰的嘴子的,真难吃。
我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菰,并不想。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菰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菰,说:
“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菰、土豆。
因为久违,我对茨菰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菰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菰,都由我一个人
“包圆儿”了。
北方人不识茨菰。我买茨菰,总要有人问我:
“这是什么?”——“茨菰。”——“茨菰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
北京的茨菰卖得很贵,价钱和
“洞子货”(温室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
我想念家乡的雪。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133
凡做鱼,宁偏咸,毋偏淡。厨师口诀云:“咸鱼淡肉。”
袁子才《随园食单》指出:炒青菜须用荤油,炒荤菜当用素油,很有道理。昆明炒青菜都用猪油。
野菜不外是两种吃法,一是开水焯后凉拌,一是裹了蛋清面糊油炸。
南方人很少知道藠头即是薤(音‘谢’)的。
这就是冬苋菜,这就是葵!那么,这种菜作羹正合适。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汪曾祺文集水墨珍藏系列,*知识分子风格的汪曾祺作品,雅致诗意,淡远蕴藉;由汪氏后人慎重编选,收录汪曾祺*代表性的小说、散文、文论和戏剧等百余篇佳作,一套在手,汪文精华尽收眼底,附赠汪曾祺手绘精美书签;他的字仿佛会发光,温柔的光,让读书的人都觉得生活如此温暖、美好……致敬*美好的人性!
推荐您购买文通天下其他畅销书:
书摘插图
媒体评论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周作人
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梁实秋
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
——林语堂
书籍介绍
本书完备地收录了汪曾祺谈美食的系列散文。书中写到的一道道日常小吃,既融进了制作者的心意,还承载着千百年流传的文化风情,表达了无限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令读者感受到的不止是美食的诱惑,更有着温情的乡野人情以及俗世生活中含蕴的自然真趣。作者无意于写得深刻,从容闲适的笔触却每每让人品咂出生活本身的滋味……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体验还行(658+)
- 经典(569+)
- 简单(81+)
- 图书多(206+)
- 强烈推荐(221+)
- 盗版少(521+)
下载评价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曾***文: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索***宸: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冯***丽: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康***溪:
强烈推荐!!!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林***艳: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喜欢"一食一味 汪曾祺纪念文集水墨珍藏版 精装"的人也看了
金题1+1(RJ)数学9年级.上 黎启阳 主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增补四库未收方术汇刊(第一辑)第14函:《罗经顶门针》《罗经解定》《罗经透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备考指南建筑构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曲一线 初中数学 山东专版 五四制 七年级上册 鲁教版 2024版初中同步 5年中考3年模拟五三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百分之九十八的平庸少女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看拼音写词语生字注音(二年级上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2016最新版)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省、市、县、乡“四级联考”专用教材—申论历年真题及专家点评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交往与空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教材帮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RJ 2024春初中语文教材帮初二8年级下册2024新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建设工程经济重点难点专项突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母亲杨沫 老鬼证【正版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劳动人事合规管理指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14考研数学命题人线性代数考试参考书(精选核心知识点和经典好题 采取“点—面—点”的总结归纳模式,把常考重要知识点贯通起来,帮助考生构建起知识网络和思维通路,明晰考点本原,快速提高解题能力!)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斗罗大陆(3)/少年热血系列/风炫漫画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商务英语听说第一册(含光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资产评估师2022教辅(官方正版)资产评估实务(一)精讲精练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日语专业本科生教材:新编日语商贸会话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浙江乡土旅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七天会画画-单体静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