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过劳死——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过劳死——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过劳死——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过劳死——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过劳死——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过劳死——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过劳死——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过劳死——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超时加班、职场霸凌、精神抑郁;“逃避”并不可耻 人生只有一次!
内容简介:
“过劳死”一词发源于日语,早从1980年代开始就广为流传。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但今天的日本依然有很多人被繁重的工作夺去性命。
工作太辛苦的话可以休假,也可以辞职。刚开始工作身心状态良好的时候,你是可以看到这些选项的。然而,做出决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失去收入来源、不想让父母担心、没找到下一份工作,各种各样的理由会让你忍气吞声地干下去,于是过劳,视野越来越狭窄,不知不觉就窄到让人忘记了还有继续工作以外的选项。结果,没办法逃离现在的生活,会被“死了就舒坦了”这样的想法困住,让人失去正常的判断力。在你想着“哎呀,总能挺过去吧”的时候,不幸可能就在明天突然降临。
本书是作者在《朝日新闻》刊登的过劳死案例特集的基础上,选取了有代表性的11个案例,深度采访了这11个丧亲家庭,揭露了日本职场过劳死问题的真实情况。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人究竟带着怎样的心情在卖力干活?他们后是如何苦苦挣扎的呢?被抛下的家人又会在怎样的阴影中度过余生呢?为何现在社会的过劳死、猝死现象越来越多?作者从医疗、法律概念、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案例讲述和现象分析,为世人贡献了这本还原痛心真相的纪实文学。
书籍目录:
章 抛下幼子离世的市政府职员
前往纪伊国/温柔的爸爸/与个性不合的工作/申告书中坦白:非常痛苦/后的纸牌游戏/“不能休息呀”/终究越过了“界限”/纪见岭/组织机构的“马虎”带来了过重的负担?/对他说“不能去上班呀”/震动全国的《我的梦想》
第二章 牛排店员工饱受上司的暴力折磨
打烊后的深夜时分……/的长时间劳动/自我了断的真实原因是?/同事所见证的暴言和暴行/心地善良的青年/父亲的悔意/母亲未完的愿望/审判/若是有爱……/不成熟且没有常识的“上司”/判决/进入刑事诉讼阶段
专栏一 “累得要死不如直接辞职”
第三章 年轻公共广播机构女记者的过劳死
向日葵一般的人/大型选举接连不断、工作繁重的夏天/生日邮件透露出的求救信号/身处异国收到女儿的讣告/繁重工作的结果/松懈的工作时间管理/在职场也被孤立?/为女儿的繁重工作感到担忧/4年后公布事实的背后/父母的苦恼/NHK把内部人员的过劳死忘得一干二净?/暴露出的沟通不足/NHK会有所改变吗
第四章 热血教师倒下了
扫墓/从修学旅行回家后……/“别认输啊义男”/“正义的英雄”/终年无休的繁重工作/中学老师有六成达到过劳死红线/10年后/拯救家人的是……/“斗志”
专栏二 检查一下工作时间
第五章 超市员工义务加班后迎来过劳死
脑梗塞/海风吹拂的小镇/看不见的工作时间/疑惑渐深/为何要义务加班?/另一起案件/提诉
专栏三 工会的作用
第六章 24岁新进员工的“过劳事故死亡”
事故现场/接二连三的深夜工作/事故可以避免?/太想成为正式员工了/母亲的愤怒/审判/法庭上的见闻/和解/新的战斗
第七章 一直夜班出勤的录像带出租店员工,离职半年后过劳死
坚持站在法院前的父亲/集双亲之爱于一身/因勤奋努力而加班/离职后身体健康也没恢复/低鸣惊叫/审判/过劳死也会发生在辞职后/15年苦战的结果/守护父母的观音像
专栏四 在夜班中求生
第八章 被心理疾病击垮的“小镇邮递员”
满怀忧虑的早晨/埼玉新都心/自毁式销售/工作调动拨乱命运/令人焦头烂额的话/抑郁症/妻子的思念/未能实现的岗位调动/然后迈向和解
专栏五 预防因心理问题而自杀
第九章 “零元加班费”将家装推销员逼入绝境
来自读者的邮件/突然的自杀/公司经营困难/家装推销/“零元加班费”的冲击/高达数百万日元的债务/即使工作,即使工作也……/不合理的薪资制度/固定加班津贴/没有加班费的工作方式/工伤认定失败/要是我更强大一些的话……
专栏六 如果有人对你说“我想死”
第十章 互相支持的丧亲家庭
互相交流的空间/生前是汽车修理工的儿子/一段视频/一路支持的“前辈”/在当地组建家族协会/遗属们的25年/无法治愈的悲伤之中
第十一章 上司的训斥深深伤害县政公务员的心
抛下怀有身孕的妻子/妻子的笔记/内部调查揭露的真相/密室状态的职场/伤心难安的遗属/“加害者”的理由/没有“恶人”的可怕/遗书
专栏七 职权霸凌的对策:受害者与加害者都需要
作者介绍:
牧内昇平
1981年3月13日出生于东京,原朝日新闻记者。2006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教育学系,同年入职《朝日新闻》经济部,负责电机、IT行业、财务省的新闻报道,后加入劳动问题采访团队。主要采访领域包括过劳、职场霸凌、劳动者心理健康问题,合著有《现场报道:税金地狱》(文春新书)。特别是针对过劳死问题,曾多次采访遗属和企业,撰写了《走投无路》等一系列以过劳自杀为主题的专题文章,并因揭露过劳死的骇人现状而引发热议。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章 抛下幼子离世的市政府职员
前往纪伊国
南海电气铁道的高野线从位于大阪正中心的“难波站”发车。穿过商业街和住宅区,靠近第29站天见站的时候,包围着列车的绿色植被也越发茂密、幽深。驶过天见站,再通过几个隧道,列车会经过大阪及和歌山县内,越过纪见岭。正对着纪见岭和歌山一侧入口处的城市,就是养育了塚田浩先生的桥本市。桥本市约有人口6万3000人(截至2018年),位于弘法大师空海修行开创密宗的高野山脚,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柿子生产地。
2015年10月,我次到访桥本市。
正如我在本书序言中所写,2012年的秋天我读到了《我的梦想》,心神大受震撼,之后大约过了3年才动手写作。其实本想更早一些开始采访工作,但之前很难与塚田先生家取得联系。
这一领域采访一般都是先由前文所提到的“关注全国过劳死问题家族协会”(即“家族协会”)安排推动,或是由熟知过劳死问题的律师介绍遗属与我认识。初我也请求过家族协会的人为我介绍塚田家人,但收到了“当事人对采访不甚感兴趣”的回复,被委婉地拒绝了。
当然,被婉拒我也没有办法,毕竟谈论已逝家人的经历应该非常痛苦,也不是我能够强行促成的。而且,小马还是学生,还不知道接受媒体采访会如何影响他将来的人生。家人们的慎重态度也是理所当然。
既然如此,我便暂时放下了撰写塚田先生的故事的计划,转而在其他遗属的协助下撰写了关于过劳死的报道。采访工作开展期间,我与各地家族协会成员的交往也逐渐深厚。或许是我的所作所为得到了认可,2015年夏天正准备重新修订“过劳死遗属的思念”主题系列报道的时候,家族协会的代表寺西笑子女士转告我说,可以采访塚田先生的家人。她说想要采访小马比较困难,但是已故浩先生的妻子美智子女士(化名)愿意和我聊一聊。于是,我从东京站出发,乘坐新干线飞驰而去。
我乘坐东海道新干线的首发列车“希望号”前往大阪。按照对方邮件中的指示从高野线的车站下来时,我看到盛夏炎炎烈日下,头戴草帽的美智子女士已在站台等候。从车站步行几分钟后,我们到达了100多年前由负责神社佛阁建筑的宫大工所建造的大房子前。跨过门槛,脱下鞋子后,浩先生的母亲冬子女士带着微笑迎接了我。
采访过劳死遗属的时候,我首先会在逝者的牌位前敬香,向逝者本人介绍自己。因为我认为,这是向他们传达“我要以你们的故事写报道了”的一种礼仪。
牌位前通常都会摆着遗照,一般能通过遗照看出逝者的性格。我在牌位前双手合十的时候,次见到了塚田浩先生的照片。他留着三七分的发型,戴着一副眼镜,面带微笑。他脸上自然放松的笑容,似乎是在缓解我马上要进行重大采访的紧张心情。
美智子女士在一旁苦笑着告诉我,照片上的表情很好,但是很遗憾拍摄失焦了。
“他很喜欢摄影,所以拍了很多小朋友和周边风景的照片,自己却几乎没有拍照,留下的全都是对焦模糊的照片。”
之后的几个小时当中,美智子女士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资料,为我描述了塚田浩先生的工作情况和性格为人,讲述了这个家庭在失去顶梁柱后又是如何度日的。
温柔的爸爸
“他是一个又温柔又认真的人,我们两人聊天的时候,他总是正视我的脸,用心听我说话。”美智子女士这样描述自己的丈夫。
浩先生是米铺老板的长子,毕业于本地的桥本高中,升入兵库县的关西学院大学后,4年间一直乘坐电车往返于自己家和西宫市的校区之间。1977年毕业后他留在了家乡,入职桥本市政府,参与水道管理、税金事务、养老金事务等工作,本分真诚的性格被大家所赏识,身边不管哪个部门的人都非常信赖他。
家庭生活中,浩先生是一位宠爱孩子的爸爸。
1987年,浩先生与美智子女士结婚,次年大女儿出生。“名字是孩子出生以后收到的份礼物”,浩先生这么说着,购入了7本取名用的参考书。休息日里他用胶片相机追逐着女儿的身影,到孩子1岁时已经积累了10多本相册。两年后,妻子怀上了期待已久的男孩,孩子却在出生几小时后夭折。妻子躺在病床上泪流满面,浩先生在妻子面前一副平静的样子,但其实亲戚们说,他回到家抱着冰冷的婴儿,一整晚都在哭着乞求“做我的儿子吧”。
一家人怀着悲伤的心情度过3年后,美智子女士怀上了小马,浩先生自然是欣喜雀跃不已。
喜欢历史的浩先生常常带着还在上幼儿园的小马,到附近的乡土资料馆参观。当时在资料馆上班的前职员还记得浩先生对年幼的儿子热情地介绍各种旧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场景。
虽然家务基本上都交给了美智子女士,但休息日用电热锅做炒面一直是浩先生的任务。他会一口气炒上全家人吃的份量,做出一道豪爽的“男子汉料理”。孩子们欢呼“爸爸炒面啦!”,浩先生总是一脸笑眯眯的样子。夏天周末的时候,他会在自家院子里摆上橡胶游泳池跟孩子们嬉水。这时候,就轮到“爸爸的德式香肠”登场了。因为全家一起去市民游泳池的时候,泳池边贩卖的德式香肠大受欢迎,浩先生就主动扮成摊主大叔的样子售卖小吃。
与个性不合的工作
谁又能想到,这样如画一般的幸福家庭生活会被浩先生的工作破坏呢?
转折点发生在1996年春天,浩先生被分配到“总务管理部文书科”,担任科长助理级别的“专员”一职,管理两名下属。此次人事调动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从市政职员的薪资到市内公园的经营管理,都是由代表市政章程的“条例”或者“法规”决定的。不同事务都有各自的负责部门,而文书科的主要工作就是与各部门一起草拟条例和法规的文稿,再提交至市议会讨论。行政文本不可以存在错误或是表达模糊的文字,其他的负责部门虽能够做好一线业务却不了解条例文本的草拟方式,因此为了完成没有错误的文稿,文书科的作用至关重要。
浩先生似乎刚调过去就感到文书科的工作与自己个性不合,调动次年,他就通过表达人事意愿的《职员申告书》陈述道:
“由于我个人能力不足,使得条例制定在行政程序上有所延迟,带来诸多不便,感到非常抱歉。针对信息公开这一有待解决的事项,在目前实行的体制下,说实话我确实感到负担沉重。”
浩先生任职于文书科是1990年代后期,正值国家向地方自治体下放权限的“地方分权”趋势逐渐抬头之时。随之而来要求自治体行政机构透明化,信息公开的呼声也高了起来。1999年,国家出台了《地方分权总括法》和《信息公开法》等新的法律条文,各自治体也需要制定相关的条例。桥本市自然也不例外,于是文书科的工作量不断增长。
申告书中坦白:非常痛苦
浩先生次感到身体不适是在1999年4月,当时他患上了胃溃疡。医生诊断认为是操心过度,尽管已经休了两周病假,医生仍极力劝说他“应该再多静养一会”,但是浩先生坚持回答说:“我要上班。”
“老公,你的性命和工作哪个更重要?拜托你多休息一下。”
美智子女士拼命想阻止丈夫回去工作,但浩先生一副心意已决的样子把头转向一边。
“我一想到堆积如山的工作,就没法在家里安稳地躺着,反而压力更大了。对不起,拜托了,让我去工作吧。”
果然,强行回去工作带来了恶果,半年后的11月,浩先生的胃溃疡复发。即便如此,浩先生也强忍痛苦,坚持工作,没有请假休息。虽然自己的身体非常疲惫,他却睡不着,每天都靠安眠药入睡。
“他在睡梦中也大声说梦话,就像在工作中一样。有时在接电话应答,有时在解说条例文本,说得口齿清楚、声音响亮。”美智子女士这样告诉我。
浩先生本人也感觉到自己的状态已达到了极限。他去世前一个多月的2000年1月底,在自己的申告书里写道:
“工作要求已经超出我的能力范围,我感到非常痛苦。身体已经累垮,趁现在还没有犯下重大失误,我希望调动到其他岗位。”
浩先生的身心都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这些变化美智子女士也都看在眼里,丈夫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差。原本温厚的性格也消失不见,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2000年3月,向议会提交的条例草案多如牛毛。一直在市政府工作到晚上八九点也没办法妥善处理好文件,浩先生回家休息了大约1个小时后又接着在书房工作到凌晨1点,第二天早上5点起床。一整天的睡眠时间长的话也就大约4个小时。他去世以后经认定,其近一个月内(2000年2月)的加班时间为117小时,但加上遗属统计的居家办公时间后攀升至将近200小时。
后的纸牌游戏
就这样,浩先生基本上失去了和孩子们互动的时间,孩子们也理解爸爸工作很忙。一到休息日,小马就说“因为爸爸在休息”,然后自己出门玩耍。幼儿园2月举办了发表会,其他在市政府工作的爸爸们都来观看孩子表现,浩先生却缺席了。那时候,小马也没有一声埋怨。
这样懂事的小马也有过一次任性的时候,事情发生在距离浩先生去世大约10天前。
当晚,小马听见了浩先生从市政府开车回家的引擎声,就从被窝里爬起来,拿起门口的纸牌,央求着非要爸爸和自己一起玩。
当时纸牌游戏在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当中很流行,小马在家里也和姐姐或者母亲一起玩过好几次。为了满足难得撒娇的儿子,浩先生晚饭都没吃就读起了纸牌的内容。
“塞翁失马……噢,抢牌速度变快了呢。”
看着小马进步的样子,浩先生笑得眯起了眼睛。目送着小马夺得所有的纸牌后心满意足地回到被窝里,浩先生才草草填饱肚子走进书房。
之后的几天里,小马还想要一起玩纸牌游戏,但美智子女士告诉他“爸爸很累了”,制止了小马的恳求。此后,小马再也没有央求和爸爸一起玩纸牌了。浩先生因为没能参与到抚养孩子的家庭任务中而感到内疚,反复向美智子女士道歉说“抱歉啊”。
“不能休息呀”
同一时期,浩先生时不时会到住在附近的妹妹冈本香织(化名)家拜访。以下是冈本女士在采访时告诉我的内容。
冈本女士的儿子,也就是浩先生的侄子计划那年4月起去东京上大学。浩先生非常疼爱自己的侄子,挂念着他要开始独居生活,带来了装在纸袋里的原汤酱油,说“自己做饭的话能派上用场”。
浩先生会和侄子侄女一起围坐在暖桌边天南地北地聊天,但是冈本家的人们很快注意到,浩先生目光黯淡,眼里没有生气。不知是不是觉得端坐着比较累,浩先生单边手肘撑地,用半躺着的姿势说着话。
“舅舅,你是不是特别累啊?怎么看起来一副身心疲惫的样子,没事吧?”
孩子们忍不住询问情况,浩先生一副自暴自弃的样子说道:
“舅舅我现在的心境,就和那些不想去学校、不想上学的孩子一样。我不想去市政府、不想上班啊。尽管很疲惫,还是有一堆工作要完成啊……”
听到“不想上班”这个说法孩子们很吃惊,因为他们从未想到会从认真踏实的舅舅口中听到这个词。
“这么累不想上班的话,不如请几天假休息一下吧?工作也不只是舅舅一个人的任务,还有上级领导吧。交给其他人完成,你好好休息一下吧。”
面对孩子们这样安慰自己的话,浩先生也只能无力地苦笑。
“我还有不得不完成的工作要带回家做完呀,舅舅我要是休息一天,就会有一天份的任务没法完成。所以,我不能休息呀。”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超时加班、职场霸凌、精神抑郁……
“逃避”并不可耻 人生只有一次!
书摘插图
过劳死”一词早从1980年代起就开始广为流传。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如今依然有很多人被繁重的工作夺去性命。我们的社会应该以此为耻。我们必须尽自己的努力,从根源上杜绝这种荒谬的现象。我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行动的催化剂之一。——前言
你自己或家人当中,有没有因为长时间加班或是办公室职权霸凌而感到痛苦的人呢?朋友或者同事有没有遇到类似情况呢?在你想着“哎呀,总能挺过去吧”的时候,不幸可能就在明天突然降临。如果能够提高对危险的认识,那么从今天开始,你的工作方式、待人接物的方式一定会有所改变。——前言
每次写到有关过劳报道,都会听到类似“要拼上性命的话还不如辞职”的感想。我以为这是一种自我责任理论,即强调要“由个人承担责任”,我希望大家能够慎重地思量这个说法。但凡塚田浩先生的身心状态正常,就不可能抛下挚爱的家人结束自己的生命。浩先生站在这个山路上的时候,他根本没有想过“辞职”这个选项,只是深陷严重的心病(抑郁症)当中。这一点毋容置疑。对处于这等状态的人大谈自我责任论已经毫无意义。应该在更早之前,在他操劳过度罹患心病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章
“那时候我不应该在大厦楼下打电话,应该直接去店里找他。去儿子实际工作的地方看一下,说不定就能察觉到异常。我当时就应该好好想想,连歇一下都不行,这件事本身就不寻常。”——第二章
工作越认真的人越容易觉得“要是我现在辞职(休假),公司该怎么办”。但其实根本无所谓。如果公司缺少了某个特定的员工就无法运行,那它作为一个组织机构肯定从根本上就存在问题。况且,在现实中基本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正如俗话说的那样,“责任使人成长”,一般来说即使出现公司实力暂时下降的情况,公司也会在此期间培养后备人才作为代替,从而照样很好地完成任务。——第二章
如果已经意识到自己心理出现了问题,也不必过度惊讶。现在心理疾病已经可以说是日本人的“国民病”了。罹患如抑郁症之类“情感障碍”的病人已超过百万人。甚至还有调查结果表明,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一生中会患上某种精神疾病。这和生病以后去附近的医院看病是一样的,希望大家如果心理出问题的话,也可以轻松地去医疗机构就诊。这样可以预防病情恶化。——第八章
不可以做出伤害对方人格的言行,这是连小孩子都懂的常识,一旦进入到“职场”环境,却又很容易被忽视,不是吗?“为了做好工作”“为了公司的业绩”,在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是否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呢?——第十一章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杰作”,许多人都应该阅读它,共同致力于实现一个能让人有尊严和幸福的职场,让我们在那里可以以人性化的方式度过自己的工作时间。——日本读者
我把这本书当作对自己的一个警告。尽管书的主题是悲伤的,但我却通过不时重读它提醒自己休息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性。不要什么事都一个人忍耐。——日本读者
人际关系和职场过度劳累导致精神疾病,宝贵的生命因此而逝去。 死去的人都是认真负责、有爱心、善良的人。 看书时,我多次流泪。我经常听到诸如“工作方式改革”和“提高生产力”之类的口号,试图重新考虑公司和组织的方式。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这样一个现实,像牧内先生所报道的这类悲剧在不同职场上屡屡上演,这是很多人需要知道残酷的现实。 不考虑过劳死的现实,谈什么理想也没意义。为了不陷入“过劳死”的恶性循环,希望所有在企业工作的年轻人都读一读它。——日本读者
过劳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者和领导的理念和态度造成的。 如何才能打造出一个适合工作的环境,并让员工们有目标感地工作? 这是作为经营者的我一直在不断深思的事。——日本读者
前言
我的梦想
长大以后
我想成为博士
然后制造一台时光机
就像《哆啦A梦》故事里那样
我就能
乘坐时光机
回到那一天
回到父亲死前的那一天
然后
对他说
“不能去上班呀”
这是小马说的话,这个6岁的男孩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他在看电视的时候不经意地嘀咕,他的母亲在本子上记下了这些话。小马的父亲因为超负荷工作而选择自杀,死前似乎已罹患严重的抑郁症。他的死亡就是所谓的“过劳死”,更具体地说是“过劳自杀”。小马父亲是2000年3月逝世的,现在已过去将近20年,这首《我的梦想》作为象征着过劳死遗属思念故人的诗,至今依旧广为传诵。
“对他说/‘不能去上班呀’”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热泪盈眶。小马喜欢的父亲突然离世。他留下深爱的妻子,无奈地了结了自己的生命。一想到母子俩的感受我心里就十分痛苦。人明明是为了生活,为了追求幸福而努力工作的……
2012年秋天,作为新闻记者的我次读到《我的梦想》,是在参与“关注全国过劳死问题家族协会”(以下简称“家族协会”),对遗属群体进行采访的时候。
当时,家族协会的成员们正在收集签名,为的是制定一部可以实现零过劳死的法律。该法律条文确保国家、自治体、企业等组织齐心协力,向着零过劳死的目标共同迈进。我当时计划根据采访撰写一篇新闻报道。
说来惭愧,当时我对过劳死只有泛泛的了解,仅通过报道知道每年有超过100人因脑部或心脏疾病导致过劳死,从而被认定为工伤事故。职场欺凌、骚扰行为(即“职权霸凌”)固然也正逐渐成为社会问题,但我那时还没有认真思考过这类事件。
初我抱着“好像能写出一篇报道”的想法申请了采访,家族协会成员就让我一同参与了在都内举办的签名收集仪式。在那里,我读到了《我的梦想》。我不太记得具体情况了,这首诗好像是印在遗属分发给大家签名用的纸上或者宣传册上的。
“对他说/‘不能去上班呀’”
自从次读到这首诗,我就一直忘不了小马说的话。因为生性迟钝,要说我感到“有如雷劈”也不是很恰当,但当时这首诗确实在我心中留下了强烈的印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存在感还慢慢增强了。
这种变化可能也和我个人的一些情况有关。那时,我们家刚刚迎来个孩子。由于工作繁忙,我几乎都顾不上家里,抚养孩子的重担和压力全都由妻子一个人承担。妻子虽然对抚养我们的个孩子感到莫大的喜悦,但她的身心健康也逐渐受到了负面影响。
妻儿的面孔和小马的话叠加在一起。要是我现在死了的话,母子俩该如何是好?即使运气不错,我自己身体无恙,但是如果妻子的健康反而受到损害,那我的工作又有什么价值?我无法正视小马的这些话,也从中我看到了自己任性自私的一面。
就这样,我渐渐地把过劳死看作“自己的事”。虽然自己的错已经让妻子的身体状态变差了,但还没有想象过坏的结果会是“死亡”,为此我感到极其难为情。
从那以后,我决定改过自新。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中工作和家庭孰轻孰重,工作中遇到会给家庭增加负担的任务时也开始请同事代劳。然后,在家族协会成员以及致力于解决这方面问题的律师帮助下,我开始撰写有关过劳死的报道。
开始采访后,我的感受就是“我也很危险”。我自己的工作方式就长期徘徊在所谓“过劳死红线”(每一个月加班80小时)上下,而且我完全不清楚自己的加班时长,这就已经进入了非常令人担忧的状态。不仅有过劳死的危险,我当时可能还有一些抑郁症的征兆。例如,睡觉时的梦话都在说工作,周末要是没有公务,就会觉得“今天没工作”而感到自责。与遗属们描述的已故家人有些相似,那时的我也是处于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倒下的状态中。
我在报纸上刊登过几次连载文章,算上没能在报道中直接介绍的人,至今已经与多达50位遗属进行过交流。虽然这里只是很简单地写着“进行过交流”,但我能感受到对遗属来说,分享自己的经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大家流着眼泪给我讲述故事,我则强忍住泪水努力在笔记本上记下那一切。
本书将要介绍的就是这样11位我通过采访结识的人,由他们来讲述逝者的生命轨迹以及遗属在丧亲之后的生活。
本书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将过劳死或职权霸凌死事件作为“自己的事”进行思考。如前所述,通过报纸或电视节目的报道,人们了解到存在很多过劳死案例。然而,只有牺牲者的数字,还不足以让读者和观众充分理解实情。至少我在还没有读到《我的梦想》,还没有采访过遗属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感触。逝去的人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工作、承受痛苦的呢?被留下来的家人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度过余生的呢?只有理解这些事以后,人们才能切实体会到逝去生命的分量。相比有字数限制的新闻报道,书籍才能充分讲述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
你自己或家人当中,有没有因为长时间加班或是办公室职权霸凌而感到痛苦的人呢?朋友或者同事有没有遇到类似情况呢?在你想着“哎呀,总能挺过去吧”的时候,不幸可能就在明天突然降临。如果能够提高对危险的认识,那么从今天开始,你的工作方式、待人接物的方式一定会有所改变。
“过劳死”一词早从1980年代起就开始广为流传。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如今依然有很多人被繁重的工作夺去性命。我们的社会应该以此为耻。我们必须尽自己的努力,从根源上杜绝这种荒谬的现象。我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行动的催化剂之一。
书籍介绍
超时加班、职场霸凌、精神抑郁……
“逃避”并不可耻 人生只有一次!
“过劳死”一词发源于日语,最早从1980年代开始就广为流传。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但今天的日本依然有很多人被繁重的工作夺去性命。
工作太辛苦的话可以休假,也可以辞职。刚开始工作身心状态良好的时候,你是可以看到这些选项的。然而,做出决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失去收入来源、不想让父母担心、没找到下一份工作,各种各样的理由会让你忍气吞声地干下去,于是过劳,视野越来越狭窄,不知不觉就窄到让人忘记了还有继续工作以外的选项。结果,没办法逃离现在的生活,会被“死了就舒坦了”这样的想法困住,让人失去正常的判断力。在你想着“哎呀,总能挺过去吧”的时候,不幸可能就在明天突然降临。
日本社会不喜欢逃避,嫌弃做事半途而废。我们从小时候起,就会不断听到大人说“坚持下去就有价值”“现在不能坚持,未来人生路上也会受尽挫折”之类的话。然而时至今日,我完全赞同“逃避”。不论在学校还是公司,遇到痛苦的事就放弃吧。虽说忍耐下去可能会有所收获,但也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其他领域发光发热。人生只有一次,放弃逃避,忍气吞声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本书是作者在《朝日新闻》刊登的过劳死案例特集的基础上,选取了有代表性的11个案例,深度采访了这11个丧亲家庭,揭露了日本职场过劳死问题的真实情况。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人究竟带着怎样的心情在卖力干活?他们最后是如何苦苦挣扎的呢?被抛下的家人又会在怎样的阴影中度过余生呢?为何现在社会的过劳死、猝死现象越来越多?作者从医疗、法律概念、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案例讲述和现象分析,为世人贡献了这本还原痛心真相的纪实文学。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差评(616+)
- 速度慢(383+)
- 可以购买(291+)
- 藏书馆(494+)
- 书籍完整(371+)
- 盗版少(245+)
- 实惠(291+)
- 值得下载(578+)
- 二星好评(414+)
- 超值(311+)
- 内容完整(497+)
下载评价
- 网友 谢***灵: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冯***丽: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常***翠: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喜欢"过劳死——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的人也看了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语词汇与结构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年末清仓】土木建筑工程分册(2010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趋势权威试卷)(第二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考研词汇闪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高中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与课堂教学(3卷图书+U盘)部编教材实用课堂教学指导高中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核心素养提升读本(教师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511114020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6年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Access 2010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MALDIVES(马尔代夫)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威斯利王国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建筑工程企业科学管理实论【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会计基础零基础通关(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地球仪(20cm政区版 金属弓形支架 )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高分子合成材料学(陈平)(第三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银翼杀手2019:2 外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初级会计电算化上机考试题库全国会计证从业资格考试教材2015资格考试专用辅导教材赠送100%模拟考试光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墙头马上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上海的德国文化地图(中文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重要的鼻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