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尘的旅行 讲解版 无障碍阅读版 北京教育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灰尘的旅行 讲解版 无障碍阅读版 北京教育出版社精美图片
》灰尘的旅行 讲解版 无障碍阅读版 北京教育出版社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灰尘的旅行 讲解版 无障碍阅读版 北京教育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7042342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4
  • 页数:176
  • 价格:6.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灰尘的旅行》中,作者高士其揭去了科学神秘的面纱。他用拟人化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语言,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将深奥、神秘的科学讲得形象生动,明白晓畅,以其诗人的情怀和极具人性化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精妙的科学世界,让读者在与其零距离接触的同时,又能沐浴文学的清辉,乐享知识的繁荣滋养。本书根据统编版教材的近期新阅读要求,为学生设计了阅读有方法、名师导读方案、名师赏读等栏目,让学生在阅读名著的同时,了解到更多文章中深层次的思想,学习到更多写作的精髓。


书籍目录:

科学童话:菌儿自传

我的名称/002

我的籍贯/006

我的家庭生活/010

无情的火/015

水国纪游/020

生计问题/026

呼吸道的探险/030

肺港之役/036

吃血的经验/042

乳峰的回顾/048

食道的占领/054

肠腔里的会议/060

清除腐物/066

土壤革命/073

经济关系/078

科学小品:细菌与人

细菌的衣食住行/088

细菌的大菜馆/091

细菌的形态/095

细菌的祖宗——生物的三元论/097

清水和浊水/101

细菌学的第一课/104

凶手在哪儿/109

科学趣谈:细胞的不死精神

细胞的不死精神/114

民主的纤毛细胞/119

纸的故事/122

灰尘的旅行/126

镜子的故事/129

热的旅行/133

从历史的窗口看技术革命/136

衣料会议/141

谈寿命/145

我的读后感/147

小考真题回放/150

阅读自我测试/153

参考答案/155

我的阅读记录卡/159


作者介绍:

高士其(1905-1988),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人。中国有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硕士,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1918年,高士其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获得多个科目的优等奖章。1925年被保送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留学,后转入芝加哥大学。1927年毕业,留校攻读医学博士课程。在研究脑炎病毒时,染上脑炎,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最后全身瘫痪。1930年回国后历任南京中央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顾问等职。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半个世纪中,他在轮椅和病床上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主要著作有《揭穿小人国的秘密》《生命的起源》《菌儿自传》《我们的土壤妈妈》等。他的作品融科学、文学与政论为一体,夹叙夹议,既通俗浅显,又生动形象,并富有见地,别具一格,为中国科普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科学童话:菌儿自传

《菌儿自传》是高士其的代表作,全书以菌儿自述的方式写成。菌儿是千千万万细菌中的一员。在高士其笔下,菌儿时而在呼吸道里探险,时而在肠腔里开会,他生动地把一个个高深莫测的小细菌描写得淋漓尽致。高士其以幽默的笔调、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只能在显微镜下现出原形的微生物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积累科学知识提供了途径。

CHAPTER 我的名称

这一篇文章,是我老老实实的自述,是请一位曾直接和我见过几面的人用笔记下来的。

我自己不会写字,写出来,就是蚂蚁也看不见。

我也不曾说话,就是有一点声音,恐怕苍蝇也听不到。

那么,这位做笔记的人,怎样接收我心里所要说的话呢?

那是一个暂时的秘密,恕我不公开吧。

闲话少讲,且说我为什么自称作“菌儿”。

我原想取名为微子,可惜中国的古人,已经用过了这名字,而且我嫌“子”字有点大人气,不如“儿”字谦卑。

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帝都称自己为天子。这明明是挟老天爷的声名架子,以号召群众,使小百姓们吓得不敢抬头。古来的圣贤名哲,又都好称为子,什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子”字未免太名贵了,太大模大样了,不如“儿”字来得小巧而逼真。

我的身躯,永远是那么幼小。人家由一粒细胞出身,能积成几千、几万、几万万。细胞变成一根青草、一棵白菜、一株挂满绿叶的大树,或变成一条蚯蚓、一只蜜蜂、一条大狗、一头大牛,乃至于大象、大鲸,看得见,摸得着。我呢,也是由一粒细胞出身,虽然分得格外快,格外多,但只恨它们不争气,不团结,所以变来变去,总是那般一盘散沙似的,孤单单的,一颗一颗,又短又细又寒酸。惭愧惭愧,因此今日自命作“菌儿”——为“儿”,意为“小”。

至于“菌”字的来历,实在很复杂,很渺茫。屈原所作《离骚》中,有这么一句:“杂申椒与菌桂兮,岂唯纫夫蕙茝。”这里的“菌”,是指一种香木①。这位失意的屈先生,拿它来比喻贤者,以讽刺楚王。我的老祖宗有没有那样清高,那样香气熏人,也无从查考。

不过,现代科学家都已承认,菌是生物中之一大类。菌族菌种,很多很杂,菌子菌孙,布满地球。你们人类所最熟识者,就是煮菜煮面所用的蘑菇、香蕈之类,那些像小纸伞似的东西,黑圆圆的盖,硬短短的柄,实是我们菌族里的大汉。【比喻:把蘑菇、香蕈这等茵类比作大汉,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在体形微小的菌类世界中,蘑菇、香蕈等已经算是体形巨大的种类了。】当心哪!勿因味美而忘毒,那大菌,有的很不好惹,会毒死你们贪吃的人哪。

至于我,我是菌族里最小最小、最轻最轻的一种。小得使你们肉眼看得见灰尘的纷飞,看不见我们也夹在里面飘游。轻得好几十万个我们挂在苍蝇脚下,它也不觉着重。真的,我比苍蝇的眼睛还小1000倍,比顶小一粒灰尘还轻100倍哩。

因此,自我的始祖,一直传到现在,在生物界中混了这几千万年,没有人知道有我。大的生物都没有看见过我,都不知道我的存在。

不知道也罢,我也乐得过着逍逍遥遥的生活,没有人来搅扰。天晓得,后来偏有一位异想天开的人把我发现了。我的秘密,就渐渐地泄露出来,从此多事了。

这消息一传到众人的耳朵里,大家都惊惶起来,觉得我比黑暗里的影子还可怕。然而人们始终没有和我面对面会见过,仍然是莫名其妙,恐惧中总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什么‘微生虫’?没有这回事,自己受了风,所以肚子痛了。”

“哪里有什么病虫?这都是心火上冲,所以头上脸上生出疖子疔疮来了。”

“寄生虫就说有,也没有那么凑巧,就爬到人身上来。我看,你的病总是湿气太重的缘故。”

这是我亲耳听见过的三位中医对三位病家所说的话。我在旁暗暗地好笑。

他们的传统观念,病不是风生,就是火起,不是火起,就是水涌上来的,而不知冥冥之中还有我在把持活动。

因为冥冥之中,他们看不见我,所以又疑云疑雨地叫道:“有鬼,有鬼!有狐精,有妖怪!”

其实,哪里来的这些魔物,他们所指的,就是我,而我却不是鬼,也不是狐精,也不是妖怪。我是真真正正、活活现现、明明白白的一种生物,一种最小最小的生物。

既是生物,为什么和人类结下这样深的仇,天天害人生病,时时暗杀人命呢?

说起来也话长,我真是有冤难申,在这一篇自述里面,当然要分辩个明白,那是后文,暂搁不提。

因为一般人没有亲见过我,关于我的身世,都是道听途说,【成语:说明了普通人对细菌的认识很不到位,现有的认识都是些没有根据的传闻而已。】传闻失真,未免对我胡乱地称呼。

虫,虫,虫——寄生虫,病虫,微生虫,都有一个字不对。我根本就不是动物的分支,当不起“虫”字这尊号。

称我为寄生物,为微生物,好吗?太笼统了。配得起这两个名称的,又不止我这一种。

唤我病毒吗?太没有生气了。我虽小,仍是有生命的呀。

病菌,对不对?那只是我的罪名,病并不是我的职业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中评多(278+)
  • 情节曲折(208+)
  • 图文清晰(187+)
  • 无漏页(437+)
  • 下载速度快(317+)
  • 五星好评(575+)

下载评价

  • 网友 国***舒: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 网友 曾***玉: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辛***玮: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