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下中小学名著北京高级教师注释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下中小学名著北京高级教师注释精美图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下中小学名著北京高级教师注释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下中小学名著北京高级教师注释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461307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6
  • 页数:175
  • 价格:33.4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奥斯特洛夫斯基闪耀着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光芒的半自传励志小说 一部讲述如何在烈火与骤冷中百炼成钢的红色经典文学; 一段在苦难中坚韧勇敢探索人生价值的生命之旅。 著名翻译家周露经典译本(译自俄语原版作品


内容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耀着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光芒的半自传励志小说,被罗曼·罗兰誉为“对火热而英勇的生命的一qu颂歌”。小说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整体背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于社会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在朱赫莱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自觉、无私而坚强的战士。虽双目失明,瘫痪在床,仍以坚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保尔·柯察金这一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光辉形象,及其向理想与精神的皈依历程,一直成为正直、坚强、自强不息的象征,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的年轻读者。


书籍目录:

 

第—部

第—章   002

第二章   017

第三章   033

第四章   058

第五章   076

第六章   091

第七章   122

第八章   147

第九章   170

第二部

第—章   190

第二章   203

第三章   228

第四章   242

第五章   251

第六章   258

第七章   270

第八章   287

第九章   297


作者介绍: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全名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被誉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出身贫苦,12岁独立谋生;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苏联国内战争;1920年伤重转业,负责过团与党的基层、中层领导工作;23岁因伤病全身瘫痪,24岁双目失明,仍以惊人毅力走上文学创作道路;1935年获得列宁勋章。以口述实录方式完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被莫言、王蒙、贾平凹、刘心武、梁晓声等中国当代作家视为少年时代的重要启蒙读物。

 

      周露,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从事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多年,译有《森林报》《罪与罚》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部

 

第—章

“节前到我家补考的,统统站起来!”

一个身穿法衣、脖子上挂着沉重的十字架的胖子,气势汹汹地瞪着全班的学生。

他那对凶恶的小眼睛似乎要刺穿从座位上站起来的六个孩子—四个男孩、两个女孩。他们全都惶恐地注视着他。

“你们坐下。”神父朝两个女孩挥挥手。

她们赶紧坐下,松了一口气。

瓦西里神父的一对小眼睛紧盯着四个男孩。

“过来,小鬼!”

瓦西里神父站起来,推开椅子,走到挤成一堆的男孩跟前。

“你们这些小捣蛋,谁抽烟?”

四个男孩小声回答:

“神父,我们不抽烟。”

神父的脸气得通红。

“小混蛋们,你们不抽烟,那么谁往面团里撒烟末的?不抽烟吗?咱们这就来瞧瞧!把口袋翻过来!快!没听见我的话吗?翻过来!”

三个男孩自动掏出口袋里的东西放到桌子上。

神父仔细地检查口袋的线缝,想找出一点烟末儿,但什么也没找到,便转而逼视第四个男孩。他长着一对黑眼睛,穿着灰衬衣和膝盖上打着补丁的蓝裤子。

“你干吗像木头似的站着?”

黑眼睛男孩强压住心头的仇恨,瞧着神父,低声回答:“我没有口袋。”他边说边用手摸摸缝死的袋口。

“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样一来,我就不知道是谁搞的恶作剧—糟蹋面团了!你以为这次还能留在学校里吗?不,小鬼,没那么容易。上次是你母亲恳求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饶不了你。给我滚出去!”他狠狠地揪住男孩的er朵,把他推到走廊里,随手关上了门。

教室里寂静无声,大家都耷拉着脑袋。他们不清楚保er·柯察金为什么被赶出学校。只有保er的好朋友谢廖沙·勃鲁扎克明白事情的缘由。他们六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去神父家补考,在厨房里等候神父的时候,他亲眼看见保er掏出一撮烟末,撒在神父家准备做复活节糕的面团上。

被赶出来的保er坐在校门口下面的一层台阶上。他想,母亲在税务官家当厨娘,每天从早忙到晚,对他又那么关心,这下回家该怎么跟母亲说呢?

泪水哽住了保er的喉咙。

“现在我该怎么办呢?全怪这该死的神父。可为什么我要撒烟末呢?都是谢廖沙怂恿我干的。他说:‘来,咱们给这可恶的老畜生撒一把。’这不,真的撒上去了。现在谢廖沙啥事也没有,而我呢,却很可能要被开除。”

保er和瓦西里神父早就结了仇。有一天,他和米什卡·列夫丘科夫打架,老师罚他“不准回家吃饭”。为了不让他独自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淘气,老师便把他带到高年级的教室。保er在后面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那个高年级的教师瘦瘦的,穿着黑色的上衣,正在讲解地球和天体。保er惊奇地张大嘴巴,听着他讲地球已经存在好几百万年了,星星跟地球也很相像。他觉得非常惊讶,真想站起来跟老师说:“《圣经》上可不是这么说的。”可是他生怕挨罚,没敢问。

保er是信教的。他母亲是个教徒,常给他讲《圣经》上的道理。他坚信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而且并非几百万年以前,而是不久以前的事。

保er的圣经课,神父总是给他打满分。祈祷文、《新约》和《旧约》他都背得滚瓜烂熟:上帝在哪一天创造了哪种东西他都记得一清二楚。保er决定问问瓦西里神父。到了下一次上圣经课的时候,神父刚坐到椅子上,保er就举起了手。一得到允许,他便站起来问:“神父,为什么高年级的老师说,地球已经存在了好几百万年,并不像《圣经》上说的五千年……”

突然他被瓦西里神父的尖叫声打断了话头:“混账东西,你胡说些什么?原来你是这么学《圣经》的?”

保er还没来得及分辩,神父已经揪住他的两只er朵,把他的头往墙上撞。一分钟后,给撞得鼻青脸肿且吓得半死的他,已经被神父推到走廊上去了。

回到家,保er又遭到母亲的一顿痛骂。

第二天,他母亲到学校里,恳求瓦西里神父让她的儿子回校念书。从那时起,保er就恨透了神父,既恨他,又怕他。他从不饶恕任何稍微侮辱过他的人,当然更不会忘记神父这顿没来由的体罚。他把仇恨埋藏在心,不露声色。

后来这男孩还受到瓦西里神父许多次小的侮辱:往往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神父就把他赶出教室,接连好几个星期罚他站墙角,而且从此不再过问他的功课。这样一来,他不得不在复活节前和几个考试不及格的同学一起到神父家补考。他们在厨房等候的时候,他把一撮烟末儿撒进了做复活节蛋糕用的面团里。

谁也没看见这件事,但是神父还是一下子就猜出是谁干的。

下课了,孩子们全都拥到院子里,围住保er。他脸色阴沉,一言不发。谢廖沙在教室里没有出来,他觉得自己也有过错,可又想不出任何办法来帮助朋友。

校长叶弗列姆·瓦西里耶维奇从教师办公室的窗口探出头来,他那低沉的嗓音把保er吓得打了个哆嗦。

“叫柯察金马上到我这儿来!”他喊道。

保er的心怦怦直跳,朝教师办公室走去。

车站食堂的老板已上了年纪,面色苍白,双眼无神。他朝站在一旁的保er瞥了一眼。

“他多大了?”

“十二了。”母亲回答。

“也行,让他留下吧。条件是这样:工钱每月八卢布,干活的时候管饭,当班一天一夜,回家歇一天一夜,可不许偷东西。”

“瞧您说的,他不会的!他绝不会偷东西的,我敢担保。”母亲慌忙说。

“那让他今天就上工吧。”老板命令说,随即转身关照站在柜台后面的女招待:“齐娜,带这男孩到洗碗间去,让弗茹霞给他派活,顶格里什卡。”

女招待放下正在切火腿的刀子,冲保er点点头,就穿过大厅,朝通往洗碗间的边门走去。保er跟在她后面。母亲一面紧随其后,一面低声叮嘱:

“保er,亲爱的,你干活可要勤快点,别让自己丢脸啊。”

她用忧郁的目光送走了儿子,然后才朝门口走去。

洗碗间里忙得一塌糊涂:桌子上堆着一大堆碗碟和刀叉,几个女工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不住地在擦这些餐具。

有个男孩年纪比保er稍大一点,长着一头蓬乱的火红色头发,正在对付两个大茶炉。

洗碗碟的大锅里开水正冒着蒸汽,弄得整个屋子热气腾腾的,保er刚进来的时候,连女工们的脸都看不清楚。他愣在那儿,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知道该站到哪儿。

齐娜走到一个正在洗盘子的女工跟前,拍拍她的肩膀,说:

“弗茹霞,给你们派来一个新伙计,顶格里什卡。你告诉他干些什么吧。”

她转过身来指着那个名叫弗茹霞的女工,对保er说:

“她是这里的领班。她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说完,转身回食堂去了。

“是。”保er轻轻地回答,然后看了一眼站在他面前的弗茹霞,等候她的吩咐。弗茹霞擦去额头上的汗水,从上到下把他打量了一番,好像在估摸他能干什么活,接着把从胳臂肘上滑下的袖子卷起来,用悦er动听的、浑厚的声音说:

“小兄弟,你的活挺简单。每天清早把这口大水锅里的水烧开,让锅里一直有开水。当然,木材也得劈。还有这两个大茶炉,也由你照看。另外,活紧的时候,帮着擦擦刀叉、倒倒脏水。小兄弟,活儿够多的,你会累得满头大汗的。”她讲的是科斯特罗马地方的土音,重音放在字母“a”上。保er听到这种口音,又看到她那长着翘鼻子、泛着红晕的脸,不知怎么心里高兴了些。

“看样子,这位大婶挺和气。”保er心里这样想,于是壮起胆子问弗茹霞:

“大婶,现在我该干些什么呀?”

保er说到这里,洗碗间的女工们一阵哈哈大笑,淹没了他的话,他愣住了。

“哈哈哈!……弗茹霞认了个大侄子……”

“哈哈!……”弗茹霞本人笑得比谁都厉害。

因为屋里全是蒸汽,保er看不清弗茹霞的脸,其实她只有十八岁。

保er感到很难为情,便转身问一个男孩:

“我现在该干什么呢?”

那男孩只是嬉皮笑脸地回答:

“还是问你的大婶去吧,她会一件件告诉你的,我在这儿只是临时帮忙。”说完,转身朝厨房跑去。

这时保er听见一个上了年纪的洗碗女工说:“过来,帮着擦叉子吧。”“你们笑什么?这孩子说什么好笑的啦?……给,拿着,”她递给保er一条毛巾,“一头用牙咬住,一头用手拉紧。再把叉齿在这上头来回蹭,要蹭得干干净净,一点脏东西也别留下。咱们这儿就讲究这个。那些老爷们对刀叉审查得可仔细了,只要看到一点脏东西,咱们就倒霉了:老板娘马上会把你赶出去。”

“什么,老板娘?”保er不解地问,“雇我的老板可是个男的。”

那个女工笑了起来:“孩子,咱们这儿的老板是个摆设,是个大草包,什么都由他老婆说了算。她今天不在,你干几天就会知道的。”

洗碗间的门打开了,三个堂倌每人捧着一大摞脏盘子走了进来。

其中一个宽肩膀、斜眼、四方大脸的堂倌说:

“快点干,十二点的车眼看就要到了,可你们还这么磨磨蹭蹭的。”

他看见了保er,就问:“这是谁?”

“新来的。”弗茹霞回答。

“哦,新来的。”他说。

“喂,这么着吧,”他伸出一只大手使劲按住保er的肩膀,把他推到大茶炉跟前,说,“这两个大茶炉你得照管好,可你瞧,现在一个熄灭了,另一个也快没火星了。今天且饶了你,要是明天再这样,你就得挨er光,明白吗?”

保er一句话也没有说,便动手烧茶炉。

保er的劳动生活就这样开始了。这是干活的天,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卖力。他知道,这儿可不是家里,在家可以不听妈妈的话。那个斜眼的堂倌说得很清楚,如果不听话,就得挨er光。

保er脱下一只靴子,套在炉筒上,鼓起风来,那两个能装四桶水的大肚子茶炉立刻就冒出了火星。接着他提起两桶脏水,飞快地倒进污水池,然后往大水锅底下添些木材,把湿抹布搭在烧开的茶炉上烘干。总之,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直到深夜,保er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走到下面的厨房去。有个上了年纪的女工阿妮西娅,望着他刚掩上的门,说:

“嘿,这孩子不一般,干起活来像发疯似的。准是实在没法子,才打发来做工的。”

“是啊,一个不错的小伙子,”弗茹霞说,“干起活来不用催。”

“很快就会偷懒的,”鲁莎反驳说,“开头都很卖力……”

保er手脚不停地干了一个通宵,精疲力竭。第二天早晨七点,他把两只烧开的茶炉交给了替班的—一个长着胖圆脸、两只小眼睛显得流里流气的男孩子。

这个男孩看到一切都已经弄得妥妥帖帖,茶炉也烧开了,便把两手往口袋里一插,从咬紧的牙缝里挤出一口唾沫,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势,斜着眼看了看保er,然后用一种不容争辩的腔调说:

“喂,傻瓜蛋!明天早上六点准时来接班。”

“干吗六点?”保er问,“七点才换班呀。”

“谁乐意七点换班,就让他七点换班好了,你可得六点就来。要是再啰唆,立马叫你脑袋上起个大疙瘩。你这小子也不寻思寻思,一来就摆臭架子。”

那些刚交完班的女工们都饶有兴趣地听着两个孩子对话。那个男孩的无赖腔调和寻衅态度激怒了保er。他朝男孩逼近一步,本想狠狠揍他一顿,但是又怕头一天上工就被开除,才强忍住了。他铁青着脸说:

“老实点,别吓唬人,要不然自讨苦吃。明天我就七点来,要说打架,我不会输给你。如果想试试,那就请吧!”

对手朝开水锅方向倒退了一步,吃惊地瞧着怒气冲冲的保er。他没有料到会碰这么个硬钉子,有点不知所措了。

“那好吧,咱们走着瞧。”他嘟哝着说。

头一天平安无事地过去了。保er走在回家的路上,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以诚实的劳动赚得了休息。现在他也在干活,谁也不能说他是个吃闲饭的了。

一轮朝日从锯木厂高大的厂房后面冉冉升起。保er家的小房子很快就要到了。瞧,就在眼前了,就在列辛斯基家的庄园后面。

“妈妈大概起来了,我呢,下工回家了。”保er想到这里,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加快了脚步,“学校把我赶出来,结果倒也不坏。在那儿,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不会让我安生;现在我真恨不得啐他一脸唾沫。”保er这样思量着,已经到了家门口。在推开小院门的时候,又想起来:“对,还有那个黄毛小子,非对准他的狗脸狠揍一顿不可。要不是怕被赶出来,我恨不得当场就揍他。早晚要叫他尝尝我拳头的厉害。”

母亲正在院子里生茶炊,一见儿子就不安地问他:

“怎么样?”

“挺好。”保er回答。

母亲好像要提醒他什么,可是他已经明白了。从敞开的窗户望过去,他看见了哥哥阿er焦姆宽阔的背影。

“怎么,阿er焦姆回来了吗?”他惊慌地问。

“昨天回来的,往后就住在家里了。他要到机车库干活。”

保er犹豫不决地推开房门,走进屋子。

身材魁梧的阿er焦姆坐在桌子旁边,背对着保er。这时他扭过头来瞧着弟弟,又黑又浓的眉毛下面射出两道严厉的目光。

 “呵,撒烟末的好小子回来了?呵,干得真不错!”

保er预感到,哥哥回家后的这场谈话,对他准没好结果。

“阿er焦姆已经全知道了,”保er想,“他准会对我连打带骂。”

保er有点怕阿er焦姆。

但是阿er焦姆显然没打算揍他。他两肘抵着桌子坐在凳子上,两眼盯着保er,不知是嘲讽还是鄙视。

“这么说,你已经大学毕业,学完了所有的学科,现在却干起了倒泔水的活儿?”阿er焦姆说。

保er两眼盯着一块破地板,专心地琢磨着一颗冒出来的钉子头。可是阿er焦姆却从桌旁站起来,走进了厨房。

“看样子不会挨打了。”保er松了口气。

喝茶的时候,阿er焦姆平心静气地询问了保er班上发生的事情。

保er原原本本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你现在就这样胡闹,往后怎么得了啊。”母亲担忧地说。“唉,咱们可拿他怎么办呢?他这个样子究竟像谁呢?我的上帝,这孩子让我*碎了心!”母亲抱怨道。

阿er焦姆推开空茶杯,转过身对保er说:

“就这样吧,弟弟。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往后可要小心,干活别耍滑头,该干的,都要干好。要是再被赶出来,可要揍得你没处逃。这点你要记住。妈已经够操心的了。你这个小捣蛋,到哪儿都惹事,到哪儿都得闯点祸。现在该闹够了吧?等你干满一年,我一定设法让你进机车库当学徒,一辈子倒泔水是不会有出息的,应该学一门手艺。眼下你还小,一年后再求求人看,也许机车库会收下你。我已经调到这儿,往后就在这儿干活。妈再也不能去伺候人,再也不能见到什么样的混蛋都弯腰了。保er,你可要注意,要好好做人啊!”

他站起来,挺直魁梧的身躯,拿起搭在椅背上的上衣穿好,然后关照母亲说:

“我出去个把钟头,办点事。”说完,一弯腰,跨出了房门。

他走到院子里,从窗前经过的时候,又说:“我给你带来一双靴子和一把小刀,妈会拿给你的。”

车站食堂一天二十四小时营业。

有六条铁路线在这个枢纽站交轨。车站总是挤满了人,只有夜里,在两趟火车的间隙,才清静两三个钟头。在这个车站上,有几百列军车从各地开来,然后又驶向四面八方。这些军列或从前线开来,或开到前线去。从前线拉来的是缺胳膊断腿的伤兵,送到前线去的是一批又一批穿一色灰军大衣的新兵。

保er在车站食堂干了两年,这两年他所能看到的只有厨房和洗碗间。厨房是个大地下室,里面有二十几个人在干活,工作异常忙碌。十个堂倌从大堂到厨房来回奔忙。

这两年里,保er的工钱已经从八卢布加到十卢布,人也长得高大结实起来。这期间,他吃了不少苦,在厨房里做下手,给煤烟熏了半年,又被赶回洗碗间,因为那个权势极大的厨子头不喜欢这个倔强的小伙计,生怕保er为了老是挨他的打而捅他一刀。要不是干活特别卖力,比其他人更吃苦耐劳,他早就被赶走了。

食堂忙的时候,他像疯子一样,端着托盘,一跨四五级台阶,拼命往下面的厨房跑,然后又往上跑。

每天夜里,当两个大堂的吵闹停了下来,堂倌们就聚在下面厨房的仓库里,打纸牌“二十一点”和“九点”,大赌特赌。保er不止一次看到,赌台上摊着许多钞票。这么多钱并不使保er吃惊,他知道他们每人当一昼夜班,就能捞进三十到四十卢布的小费。客人每次一给就是一卢布或半卢布,他们接着就大喝大赌。保er非常憎恨他们。

“该死的混蛋!”他想,“像阿er焦姆,一个顶呱呱的钳工,每月才赚四十八个卢布,我呢,只挣十卢布。他们一天一夜就捞进这么多,凭什么呢?无非是端端盘子。回头就把这些钱喝掉或是赌光。”

保er认为,他们跟老板一样,是另一种人,是他的死对头。“这帮坏蛋,别看他们在这儿伺候人,他们的老婆孩子却在城里过着像有钱人一样的阔日子。”

他们常常把身穿中学生制服的儿子带来,有时也把吃得肥头肥脑的老婆领来。“他们的钱大概比他们伺候的那些老爷的还要多。”保er心里想。

他对于夜晚在厨房的角落里或食堂的仓库里所发生的事情,已经不觉得惊讶。保er清楚地知道,任何一个洗碗女工和女招待,要是不肯以几个卢布的代价把自己的肉体出卖给食堂里有权有势的人,那么她们在食堂里就干不长。

保er已经窥见了生活的深处、生活的底层,那里的腐烂味和泥沼的潮气扑面而来,他渴望了解一个未知的全新的世界。

阿er焦姆想安排弟弟进机车库当学徒,但是没有成功,因为他们不收未满十五岁的童工。保er期待着有一天能离开这里,机车库那熏黑了的石砌大房子已经把他吸引住了。

他时常跑到阿er焦姆那儿,跟着他检查车辆,尽量帮他干点活。

弗茹霞离开食堂以后,保er越发感到闷闷不乐。

这个爱说爱笑、天性快乐的姑娘已经不在这里了,于是保er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和她的友谊是多么深厚。现在早晨走进洗碗间,听见从难民中招来的女工们在争吵叫骂,他便感到某种空虚和孤独。

夜间休息的时候,保er蹲在打开的炉门前,往炉膛里添劈柴。他眯起眼睛,望着炉火。炉火烤得他暖烘烘的,真舒服。洗碗间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不知不觉,他的思绪回到不久前发生的事情上,他想起了弗茹霞。当时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那是一个星期六。夜间休息的时候,保er沿着楼梯往下走,要到厨房去。在转弯处,他好奇地爬上柴堆,想看看储藏室,因为赌博的人通常聚在那里赌钱。

那儿赌得正欢。扎利瓦诺夫坐庄,他兴奋得满脸通红。

楼梯上响起脚步声。保er回过头,看见堂倌普罗霍er正往下走。保er连忙钻到楼梯下面,等他走进厨房。楼梯下面黑漆漆的,普罗霍er看不见他。

普罗霍er拐了个弯朝下走,保er看见了他的宽肩膀和大脑袋。

正在这时,又有人从上面跑下来,脚步轻盈而急促。保er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嗓音:

“普罗霍er,等一下。”

普罗霍er站住了,回头朝上看。

“什么事?”他咕哝着问。

那人走下楼梯,保er认出是弗茹霞。

她拉住堂倌的袖子,压低嗓门,结结巴巴地问:

“普罗霍er,中尉给你的钱呢?”

普罗霍er猛然抽回手。

“什么,钱?难道我没给你吗?”他恶狠狠地说。

“可人家给了你三百卢布啊。”弗茹霞勉强抑制住自己,没有放声大哭。

“你说什么,三百卢布?”普罗霍er嘲讽地说,“怎么,你想全拿去?好小姐,一个洗碗女工能值那么多钱吗?依我看,给你五十卢布已经够多了。请想想,你有多走运!那些年轻太太比你干净得多,又有文化,还拿不到这么多钱呢。陪着睡一夜,就挣到整整五十卢布,你该谢天谢地。上哪儿去找这样的傻瓜客人。得,我再给你一二十个卢布,这件事就算了结了。只要你放聪明点,往后挣钱机会多得是,我会替你拉客的。”普罗霍er甩下后这句话,便转身走进厨房。

“流氓,坏蛋!”弗罗霞追着他骂,随后靠在柴堆上呜呜地哭起来。

保er站在楼梯下面的暗处,听到这场谈话,又看见弗茹霞浑身颤抖,把头直往柴堆上撞,他内心的感受真是无法形容。他没有露面,也没有作声,只是猛然一把紧紧抓住楼梯的铁栏杆,脑海里掠过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念头:

“连她也被卖了,这帮该死的家伙。唉,弗茹霞,弗茹霞!……”

保er心头对普罗霍er的仇恨变得更深、更强烈了,他憎恶和仇视周围的一切。“唉,要是我身强力壮,一定揍死这个坏蛋!为什么我不像阿er焦姆长得那么高大健壮呢?”

炉膛里的火焰减弱了,火苗抖动着,汇成一条长长的蓝色火舌。保er觉得,仿佛有人在朝他吐舌头,在嘲弄他,讥笑他。

屋子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炉子里不时发出的噼啪声和水龙头均匀的滴水声。

克利姆卡把后一只擦得锃亮的平底锅放到架子上,擦干双手。厨房里已经没有别人了。当班的厨师和打下手的女工们都在更衣室里睡着了。每天夜里,厨房里有三个小时的空余时间,克利姆卡总是跑上来跟保er一起消磨这段时光。这个厨房小徒工跟黑眼睛的小烧水工很要好。克利姆卡一上来,就看见保er蹲在打开的炉门前。保er也从墙上看见了那熟悉的、头发蓬松的人影,便头也不回地招呼道:

“坐吧,克利姆卡。”

厨房的小徒工爬上劈柴堆,躺了下来。他看了看蹲着不响的保er,笑着说:

“你怎么啦?对火施魔法吗?”

保er勉强把目光从火苗上移开。他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直盯着克利姆卡。克利姆卡从中发现一种无法言传的悲哀。他还是次看到同伴眼里流露出这么忧郁的神情。

“保er,你今天有点古怪……”他沉默了一会儿,又问,“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保er站起来,坐到克利姆卡身旁。

“没出什么事,”他闷声闷气地回答,“克利姆卡,在这种地方待着我感到很不痛快。”他把放在膝上的两只手攥成了拳头。

“你今天究竟怎么了?”克利姆卡用胳膊支起身来,接着问。

“你问我今天怎么了?我从到这儿干活那天起,心里就一直憋得慌。你看看这里的情形!咱们像骆驼一样干活,可得到的回报呢,是谁高兴都可以赏你几个嘴巴子,连一个帮你说话的人都没有。老板雇咱们替他干活,可随便哪一个只要有劲,都有权揍你。即使你有分身法,也不能把每个人都伺候得很满意。只要有一个不满意,你就得挨揍。不管你怎么拼命干,该做的统统做好,让谁也挑不出毛病,忙得团团转,可总有伺候不到的时候,结果又得挨er光……”

克利姆卡惊恐地打断他的话:

“你别这么嚷嚷,要不然,人家走过会听见的。”

保er跳了起来:

“听见就听见,反正我要离开这里!到铁路上扫雪也比在这儿强,这是什么地方……简直像坟墓,流氓、骗子成堆。他们有的是钱!把咱们当畜生看,对姑娘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要是哪个长得俊俏一点,又不肯顺从他们,马上就会被赶走。她们能上哪儿去?招来的都是些没地方住、没东西吃的难民。她们总得填饱肚子,在这儿好歹有口饭吃。为了不挨饿,只得任凭他们摆布。”

保er讲这番话时,神情是那样愤愤不平,克利姆卡真担心别人会听见。他一跃而起,把通向厨房的门关好,可保er依旧在倾吐积聚在心头的愤懑。

“就说你吧,克利姆卡,人家打你,你总是不吭声。你为什么不吭声呢?”

保er坐到桌旁的小板凳上,疲倦地用手支着头。克利姆卡往炉子里添了些劈柴,也在桌旁坐下。

“今天咱们不读书吗?”他问保er。

“没有书,”保er回答,“书亭没开门。”

“怎么,难道书亭今天不营业吗?”克利姆卡惊讶地问。

“卖书的被宪兵抓走了,从他那儿搜出了些东西。”保er回答。

“凭什么抓他?”

“听说是搞政治。”

克利姆卡迷惑不解地看了保er一眼。

“什么叫政治呀?”

保er耸了耸肩膀,说:

“鬼才知道!听说,谁反对沙皇,谁就是在搞政治。”

克利姆卡吓得打了个冷战。

“难道真有这样的人?”

“不知道。”保er回答。

门开了,睡眼惺忪的格拉莎走进洗碗间。

“孩子们,你们怎么还不睡觉呢?趁火车没来,还可以睡上一个钟头。去睡吧,保er,我替你照看水锅。”

 

保er结束这份工作比他预料得要早。这样的离开,也出乎他的意料。

寒冷的一月份的一天早上,保er干完活准备回家,但是接班的小伙子没来。保er去找老板娘,说他要回家,然而老板娘不放他走。保er虽然疲倦,但不得不留下再干一天一夜。入夜时,他已精疲力尽。在大家都休息时,他还得灌满几锅水,把它们烧开,等着凌晨三点到站的那班火车。

保er拧开水龙头,可是没有一滴水。显然水塔没放水。他让龙头开着,自己倒在柴堆上歇一会儿,谁知立刻睡着了。他实在是太累了。

几分钟后,水龙头咕嘟咕嘟地流出水来,水注进水槽,很快就漫溢出来。水顺着瓷砖流到洗碗间的地板上,夜里洗碗间照例是没有人的。水越流越多,漫过地板,从门底下流进了大堂。

一股股水流从正在熟睡的旅客们的包袱和手提箱下悄然流过,但是谁也没有注意到。直到水浸湿了一个睡在地板上的旅客,他猛跳起来,大喊大叫,人们才慌忙扑向各自的行李。大堂里乱作一团。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书目,语文。

特邀北京市特级教师王俊鸣老师为本系列图书撰写序言、著名翻译家李玉民老师撰写前言。

多位名校特级教师联合推荐。

本系列图书精选了国内近现代经典名著,以及宋兆霖、李玉民、陈筱卿、高中甫、罗新璋、李辉凡等多位著名翻译家的国外经典名著权威译本。深入浅出全方位解读经典,以专业品质为青少年打造高价值读物。

提倡经典精读,引导青少年回归阅读本质。

一部讲述如何在烈火与骤冷中百炼成钢的红色经典文学;一段在苦难中坚韧勇敢探索人生价值的生命之旅。

推荐您购买文通天下其他畅销书:


媒体评论

      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肖洛霍夫说它是“生活的教科书”。

——苏联作家


前言

译本前言

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笔者有幸两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赴俄罗斯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访学一年。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笔者多次造访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特维er大街9号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国家博物馆。该博物馆现已改名为征服者博物馆,主要举办残疾人事迹及作品展,大意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身世与奋斗精神和残疾人的理想追求有某种吻合之处吧。该博物馆也是俄中友协的活动基地,凡俄中友协的重要活动均在这里举行。二楼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厅仍然保留着,大厅正中悬挂着的红旗、镰刀、斧头,分外醒目。纪念厅里陈列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事迹介绍、各种图片及有关手稿。再往里走有个小房间,奥斯特洛夫斯基正是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后岁月。房间里的摆设一如作者在世时的样子,未有丝毫的改动。笔者怀着敬畏之心伫立在小房间前,将近80年的光阴流逝仿佛戛然而止,我似乎进入了一场与作家超越时空的对话与精神交流。

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赛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04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自幼家境贫寒。他只念了三年小学,10岁左右就开始独立谋生,饱尝生活的艰辛与屈辱。奥斯特洛夫斯基干过各种各样的活,如帮人家放马,在车站食堂当小伙计,在发电厂当司炉工,等等。他13岁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地下党组织交给自己的各项任务。1919年春,苏维埃政权在故乡舍彼托夫卡市确立,15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成为该市早的五名共青团员之一。同年8月,他悄悄告别亲人、奔赴前线,加入骑兵团,立下赫赫战功。次年8月,他在攻克里沃夫城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右眼几乎失明,只得转业。伤痛毁坏了未来作家的健康,但是他离不开火热的斗争生活。他先是到一家铁路工厂当助理电机师,后又自愿报名参加修筑铁路的突击队。在工地上,他不幸染上了伤寒与风湿病。大病未愈,他又积极参加第伯聂河上抢捞木柴的紧张劳动。他长时间浸泡在齐腰深的冰水中,致使风湿病日趋严重,很快并发成多发性关节炎、肺炎,从此健康日益恶化。1928年双目失明,到1930年,他已全身瘫痪,只有肘关节以上的双手还能活动。但是正是在遭受疾病折磨之时,他决定利用文艺武器重返战斗岗位。1928年,他首次尝试根据战斗回忆撰写中篇小说,可惜的手稿在外地战友阅后寄回的途中丢失了。

经历了短暂的懊丧之后,他重新投入创作中。1930年11月开始创作为他带来世界声誉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在双目失明的后期甚至只能凭借口述来完成这项伟大的创作。他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只有我们这样的人,只有像我们这样发疯似的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好的新世界的建设工作的人,只有我们这样能够了解并且看到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便是对这段话的真实写照及好注解。值得一提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出版,远非像小说中描写得那么幸运。在遭遇了一次退稿之后,小说的部和第二部虽然已分别于1932年和1934年分11期刊登在一本杂志上,然而整整三年,评论界对它不置一词,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这部作品的存在。直到1935年3月17日《真理报》刊登了长篇通讯报道《英勇》之后,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才一夜成名,成为一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同年10月,他被授予荣誉—列宁勋章。1936年12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与世长辞。

综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作家的经历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er·柯察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不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说:“我这个长篇首先是一部艺术作品,在这个长篇里我使用了虚构的权利。”作者的意图是“要在作品中创造一种典型,一种在我们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青年革命者的典型”。小书通过对保er·柯察金成长历程的描述,从中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战斗烽火、建设场景、社会生活风貌,具有独特的认识作用与教育价值。保er·柯察金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中心人物,也是书中塑造得为成功的共产主义战士形象。在老布er什维克朱赫来的影响下,保er从一位自发的抗争者成长为自觉的革命者。他时刻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位,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他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建设时期,保er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和平劳动之中,他那种拼命三郎式的苦干精神和实干精神,正是代建设者们崇高品质的真实写照。保er从未屈膝投降过,随时准备承受对自己沉重的打击。他经受住了一切考验,包括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的考验。在对待集体与个人、公与私、生与死等重大问题上,保er表现出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在一系列常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磨难中,保er百炼成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钢铁战士的形象显得愈加丰满生动、光彩照人。他超越时空,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拨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

至于为何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作者在答英国记者问时做了如下精辟的解释:“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变得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这个书名,形象地概括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自己这一代人的成长道路和思想性格。通过保er·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小说形象地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奋斗,以及应该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保er身上所体现出的对人生的追求、执着的拼搏奉献精神以及对人生的坚定信念,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也永远不会过时。如今对许多读者而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可被视为一部“成长”励志小说,保er可被视为道德规范的楷模。正如学者何云波所言:“当两个阶级的残酷的厮杀都成了往事,保er人生所昭示的那种顽强、毅力、奋进,面对挫折的勇气,对理想的执着,又往往可以超越阶级、时代,成为人生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保er对理想的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刚强的性格,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作者不仅描写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炽热的革命热情,同时也描写了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其中少年保er与冬妮亚纯真的初恋、青年保er与丽达朦胧的恋情,以及保er与达雅真挚的夫妻之情都描写得引人入胜,特别是保er与冬妮亚之间那段纯美的青春之情更是引起过无数少男少女的美好联想,“冬妮亚”这三个字以它所特有的异国情调和神秘婉约的意象搭配,温暖过多少渴望爱情的心灵。当然,保er的爱情抉择均以革命事业为基础。虽然他与冬妮亚之间有着纯美的恋情,但是,当他发现冬妮亚不能与工人阶级站在一起时,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分手。也许有人会说保er不近人情,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保er的革命情怀,那么,保er的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拥有众多的读者,先后被译成二十种文字,在二十六个国家出版。我国团中央早在1989年就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列为给青年人树立“人生的路标”十本***书目中的本。许多学校、单位在选定青少年***书目时,都把该书作为书目。著名作家黎汝青写道:“如果按我的阅读顺序来谈我的喜爱,在我青年时代,给我影响的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且不说它的主人翁保er·柯察金的形象如何鲜明、生动、丰满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仅是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就影响了多少人的生活。”因此,在培养青少年人生理想方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确实是一部值得推荐、值得一读的艺术精品。

谨以此书献给我国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

 

周露

2017年1月18日

于浙江大学紫金文苑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品质不错(665+)
  • 快捷(217+)
  • 一星好评(494+)
  • 图文清晰(364+)
  • 少量广告(373+)
  • 赚了(109+)
  • 书籍多(606+)
  • 值得购买(59+)
  • azw3(209+)

下载评价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辛***玮: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菱***兰: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冯***卉: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家***丝:

    好6666666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薛***玉: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下中小学名著北京高级教师注释"的人也看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