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学1 物哀──樱花落下后 艺术美学概论 大西克礼 港台原版 艺术设计概论 繁体中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日本美学1 物哀──樱花落下后 艺术美学概论 大西克礼 港台原版 艺术设计概论 繁体中文精美图片
》日本美学1 物哀──樱花落下后 艺术美学概论 大西克礼 港台原版 艺术设计概论 繁体中文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日本美学1 物哀──樱花落下后 艺术美学概论 大西克礼 港台原版 艺术设计概论 繁体中文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986963356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8
  • 页数:208
  • 价格:75.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现货图书24小时发货


内容简介:

櫻花的美,在於它必然消逝

物哀[ものあわれ]

大和民族千年來的美學追求

當人們目睹一場美麗的盛宴消逝,反而能找到安心感。──村上春樹

物哀的世界具有高度藝術性,也代表了人類對於極限的自覺。──丹下健三

千年前,紫式部在《源氏物語》寫出了日本人最早的美學表達──物哀。哀是憐憫,也是感嘆、讚揚,是內心直接發出的聲音。花鳥風月,四季推移,大自然反映人事無常、發出死亡警告,萬物都是一期一會。

古典的物哀追憶歲時,風花雪月,心嚮往之。日本國學大師本居宣長將物哀定義為「知物之心」,物哀是感受風物的姿態變換,讓無法言說的可以呈現。

物哀情感的經典對象是落櫻。看櫻花落下,我們感受到美與死亡。人生一瞬,所以有了客觀下的漠然、熱情,或哀愁,一切正符合了美的定義。唯美的物哀,象徵人類認識了生命局限後的淨化與超脫,轉身談論真實情感。

以物哀為首,日本美學史上陸續誕生了西洋美學不曾涉及的獨特概念。現代美學家大西克禮旁徵博引,將「物哀、幽玄、寂」定調為日本美學三大關鍵詞。本系列爬梳三大美學的起源、概念演進,及不同領域的解讀或應用,內容橫越文學、歷史、心理學、哲學,是讀者掌握日本美學的獨家著作。

本書特色

◎日本美學三大關鍵詞:物哀、幽玄、寂。不懂這三個詞,就不可能了解日本。

◎日本文學、詩歌、繪畫的精神核心,影響日本當代創作者的美學哲思。

「電影不是滿滿十分地展現戲劇性,而是只展現七八分,讓沒有呈現的部份成為物哀。」──小津安二郎

「日本的建築與自然處於對照位置,日本建築的開放性,必須對物哀世界的界限有強烈自覺,否則我們無法繼承傳統並發展。」──丹下健三

「身為日本人必須與自然災害共存,為什麼許多人仍然理所當然地生活著,沒有因為恐懼而瘋狂?我們在春天迎接櫻花、夏天看螢火蟲、秋天賞紅葉,即使所有事物最終都會消逝,日本人仍然在如此消極的世界觀中,積極找出了美學。」──村上春樹


书籍目录:

【導讀】 「日本傳統美的象徵性概念」

──靜岡英和學院大學人間社會學部準教授 蔡佩青 專文導讀

一 西洋美學史上不曾涉及的概念──多義的「哀」

二 物哀的矛盾情感──積極的哀、消極的哀

三 本居宣長的「物哀」學說

四 感情的「深刻」

五 心理意義到美學意義的哀

六 從「哀」到「美」的快樂與滿足

七 悲哀與美的關係

八 美的本質

九 物哀美學的歷史背景──平安朝時代的生活氛圍與文化發展

十  唯美主義與憂鬱的概念

十一 自然的無常與死亡警告

十二 「哀」概念的五種解讀

十三 黃昏風聲哀,誘思緒綿綿——論特殊美學涵義的「哀」

十四 紅色,讓我們先想到火還是熱烈?——作為情趣象徵的哀

十五 朝向宇宙意識的哀──哀美學的完成


作者介绍:

大西克禮

大西克禮Yoshinori Ohnishi(1888-1959)

日本美學家、東京帝國大學(東京大學前身)名譽教授

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系畢,1930年代開始於東京帝國大學擔任美學教職,1950年退休後埋首於美學研究與翻譯。譯有康德的《判斷力批判》,著有《〈判斷力批判〉的研究》(1932)、《現象學派的美學》(1938)、《幽玄與物哀》(1940)、《風雅論:寂的研究》(1941)、《萬葉集的自然感情》(1944)、《美意識論史》(1950)等,為日本學院派美學的確立者暨代表人物。

王向遠

著作家、翻譯家。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王向遠著作集》(全10卷)、《王向遠教授學術論文選集》(全10卷)及各種單行本著作二十餘種,已出版譯作二十餘冊計三百六十餘萬字。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櫻花的美,在於它必然消逝

物哀[ものあわれ]

大和民族千年來的美學追求

當人們目睹一場美麗的盛宴消逝,反而能找到安心感。──村上春樹

物哀的世界具有高度藝術性,也代表了人類對於極限的自覺。──丹下健三

千年前,紫式部在《源氏物語》寫出了日本人最早的美學表達──物哀。哀是憐憫,也是感嘆、讚揚,是內心直接發出的聲音。花鳥風月,四季推移,大自然反映人事無常、發出死亡警告,萬物都是一期一會。

古典的物哀追憶歲時,風花雪月,心嚮往之。日本國學大師本居宣長將物哀定義為「知物之心」,物哀是感受風物的姿態變換,讓無法言說的可以呈現。

物哀情感的經典對象是落櫻。看櫻花落下,我們感受到美與死亡。人生一瞬,所以有了客觀下的漠然、熱情,或哀愁,一切正符合了美的定義。唯美的物哀,象徵人類認識了生命局限後的淨化與超脫,轉身談論真實情感。

以物哀為首,日本美學史上陸續誕生了西洋美學不曾涉及的獨特概念。現代美學家大西克禮旁徵博引,將「物哀、幽玄、寂」定調為日本美學三大關鍵詞。本系列爬梳三大美學的起源、概念演進,及不同領域的解讀或應用,內容橫越文學、歷史、心理學、哲學,是讀者掌握日本美學的獨家著作。

本書特色

◎日本美學三大關鍵詞:物哀、幽玄、寂。不懂這三個詞,就不可能了解日本。

◎日本文學、詩歌、繪畫的精神核心,影響日本當代創作者的美學哲思。

「電影不是滿滿十分地展現戲劇性,而是只展現七八分,讓沒有呈現的部份成為物哀。」──小津安二郎

「日本的建築與自然處於對照位置,日本建築的開放性,必須對物哀世界的界限有強烈自覺,否則我們無法繼承傳統並發展。」──丹下健三

「身為日本人必須與自然災害共存,為什麼許多人仍然理所當然地生活著,沒有因為恐懼而瘋狂?我們在春天迎接櫻花、夏天看螢火蟲、秋天賞紅葉,即使所有事物最終都會消逝,日本人仍然在如此消極的世界觀中,積極找出了美學。」──村上春樹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全格式(450+)
  • 差评少(365+)
  • 图书多(442+)
  • 书籍完整(650+)
  • 字体合适(590+)
  • 速度慢(630+)
  • 赚了(385+)
  • 排版满分(648+)
  • 藏书馆(537+)
  • 经典(654+)

下载评价

  • 网友 寿***芳: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石***烟: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家***丝:

    好6666666

  • 网友 仰***兰: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