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赫玛托娃诗全集(共3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共3册)精美图片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共3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共3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02012284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
  • 页数:488
  • 价格:205.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俄罗斯的诗歌女神,《阿赫玛托娃诗全集》首次中文版


内容简介: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首次出版中文全译本,共分三卷,收录了俄罗斯著名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从1904年到1965年间创作的所有诗歌。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d一卷,收录了阿赫玛托娃1904-1920年间写作的诗歌。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第二卷,收录了阿赫玛托娃1921-1957年间写作的诗歌。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第三卷,收录了阿赫玛托娃1958-1965年间写作的诗歌。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著名女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阿赫玛托娃1889年6月23日出生于敖德萨附近,童年时期在皇村度过,1911年在阿克梅派杂志上首次发表诗作,逐渐成为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二十三岁时出版本诗集《黄昏》,二十五岁时出版第二本诗集《念珠》,这两本诗集使她名声大振,但她的第三本诗集《白色的鸟群》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而没有引起多少关注。苏联时期,阿赫玛托娃受到不公正的批判,直到1950年代才恢复名誉。1966年3月5日,阿赫玛托娃因心脏病在莫斯科郊外的疗养院里逝世,她的遗作被陆续整理出版。1989年,阿赫玛托娃百年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将这一年命名为“阿赫玛托娃年”。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你虚构了我。世上没有这样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不可能在世上出现。

医生无法救治,诗人不能消除,——

幽灵般的影子让你昼夜不安。

我和你在不可思议的年代相遇,

那时,世界的力量已然消耗殆尽,

一切都在哀悼,一切都因苦难凋残,

只有一座座坟墓无比新鲜。

涅瓦河上的壁垒,没有灯火,黑暗如漆,

沉寂的夜晚仿佛被城墙围起……

就在那时,我的声音呼唤着你!

这是在干什么——我自己也不能明白。

你来到我的面前,像是指路的星辰,

紧随悲惨的秋日,

走进那栋永远空空荡荡的房子,

从那里,刮飞了我那一页页焚毁的诗篇。

1956年8月18日

斯塔尔基

——选自《阿赫玛托娃诗全集》(1921-1957)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俄罗斯的诗歌女神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首次中文版

 

她的诗歌将留存下去,因为语言比国家更古老,因为诗律总能比历史更久地留存。事实上,诗歌很少需要历史,它需要的只是一位诗人,而阿赫马托娃正是这样一位诗人。

——约瑟夫·布罗茨基

(俄裔美国诗人和散文家,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前言

1889年6月11日(新历23日),我出生于奥德萨附近(大喷泉)。我的父亲当时是一名退役的海军机械工程师。在我还是一岁的小孩子时,便被送到了北方——进了皇村。我在那里一直生活到16岁。

我初的记忆——都是与皇村有关的:葱茏的绿意,众多公园的潮润与辉煌,保姆曾带我去过的牧场,形形色色的小马蹦来跳去的跑马场,古老的火车站和一些别样的事物,它们嗣后都被收录进了《皇村颂》中。

每年夏季,我都是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人马座海湾岸边度过的,也正是在那里,我与大海结为了好友。这些年给我留下为鲜明印象的是——古老的赫尔松涅斯,我们曾在它附近居住。

我是通过列夫•托尔斯泰编的识字课本学习阅读的。五岁时,听着女教师给稍大些的孩子们上课,我开始学习法语。

写下首诗时,我才11岁。对我而言,诗歌的启蒙并非来自于普希金和莱蒙托夫,而是杰尔查文(《皇室少年生日之诗》)与涅克拉索夫(《严寒,通红的鼻子》)。这些作品我的妈妈都能够背诵下来。

我曾就读于皇村女子中学。起初我的成绩非常糟糕,后来变得好多了,然而内心却总是不太情愿学习。

1905年,我的父母离异,妈妈带着孩子们搬到了南方。我们在叶甫帕托里亚 生活了整整一年。我在家中自学了中学毕业前一年级的课程。我还时常怀念皇村,并写下了大量庸俗无聊的诗歌。1905年革命的回声隐约传到了几乎与世隔绝的叶甫帕托里亚。后一年级的课程我是于基辅完成的,在封杜克列耶夫中学,1907年我从那儿毕业。

我考入了基辅的女子高等学校法律系。暂时不得不学习法学史,特别是要学拉丁文,我曾经对此比较满意; 但是,当只纯粹地讲授法律时,我便对这些课程失去了兴致。

1910年(旧历4月25日)我嫁给了尼•斯•古米廖夫,我们去巴黎度过了蜜月。

在巴黎鲜活的肉体上(左拉如此描写道)新的街心公园铺设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Raspail街心公园)。爱迪生的朋友维尔纳,在“Taverne de Panteon”(先贤祠咖啡馆)指着两张桌子对我说:“这里聚集的都是你们的社会民主人士,这边是布尔什维克,那边是孟什维克。”喜欢不断花样翻新的女人们有的打算穿上那种裙裤(jupes-cullottes),有的打算穿上几乎覆盖了双腿的窄裤(jupes-entravees)。诗歌几乎无人问津,人们之所以购买诗集,仅仅是由于上面的小花饰出自有名或名气不大的画家之手。我当下便明白了,巴黎的绘画吞噬了法国的诗歌。

回到彼得堡后,我在拉耶夫高级文史学校学习。此间我已经创作了不少诗歌,它们后来被收入我的本诗集。

当人们给我看英诺肯基•安年斯基的诗集《柏木首饰匣》校样后,我曾激动异常,读着它,忘记了世间的一切。 

1910年,象征主义的危机明显地暴露出来,刚起步的诗人们已经不再追随这一流派。其中有些人加入了未来主义,而另外一些人加入了阿克梅主义。我与“诗人车间”的同道——曼德里施塔姆、津克维奇、纳尔布特——一起成为了“阿克梅人”。

1911年的春天我是在巴黎度过的,在那里,我成为俄罗斯芭蕾舞成功首演的见证者。1912年,我游历了意大利北部(热纳亚、比萨、佛罗伦萨、博洛尼亚、帕多瓦、威尼斯)。意大利的自然风光与建筑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如梦如幻,会使你终生难忘。

1912年我的本诗集《黄昏》问世。它总共只印了300册。评论界对它比较赏识。

1912年10月1日,我惟一的儿子列夫降临人世。

1914年3月,我的第二本诗集《念珠》出版。它的生命力大概也就持续了六周。5月初彼得堡开始沉寂下来,人们纷纷逃离这座城市。这次与彼得堡的别离竟成为永诀。我们再回来时,它已不再是彼得堡,而成了彼得格勒。我们从19世纪一下子跌入了20世纪,自城市的风貌开始,一切面目全非。我觉得,作为初写者一本爱情的诗歌小册子,理所当然会在世界大事中湮没无闻的。时间自有它的安排。

每年的夏季我都是在以前的特维尔省度过,它距别热茨克市有十五俄里。这里并非风光宜人:丘陵上的田地被翻耕成整齐的方块儿,磨坊,泥塘,干涸的沼泽,“小门小户”,除了庄稼,还是庄稼……《念珠》和《白色的鸟群》中的许多首诗我就是在那里完成的。《白色的鸟群》于1917年9月出版。

对这本书读者们与评论界是不公允的。不知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它较之于《念珠》的反响要小些。这本诗集的面世,正处于重大的社会变革阶段。交通瘫痪——诗集甚至连莫斯科都不能运到,它在彼得格勒即被销售一空。杂志社关门,报社也是如此。因此相对于《念珠》,《白色的鸟群》一书少了轰动的媒体效应。日渐增多的是饥饿与纷争。多么可怕,而当时人们却没有顾及到这些状况。

十月革命以后,我在农业学院的图书馆工作。1921年,我的诗集《车前草》出版,1922年出版了《Anno Domini》(耶稣纪元)。

大抵在20年代中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古老的彼得堡建筑艺术和普希金生平与文学创作的研究工作。普希金研究的主要成果有三个:论《金鸡》、论本杰明•贡斯当的《阿道尔夫》以及《石头客人》。这些文章在当时全部发表了。

与《亚历山德林娜》、《普希金与涅瓦海滨》、《普希金在1828》相关的工作,我几乎做了近20年,很显然,我想把它们收入专著《普希金之死》中。

自20年代中期我的新诗几乎停止了出版,而旧作——停止再版。

1941年卫国战争期间,我被迫困留列宁格勒。9月底,封锁已经开始了,我才乘飞机到了莫斯科。

1944年5月之前我生活在塔什干,我急切地搜罗着所有与列宁格勒、前线相关的消息。如同其他的诗人,我也常常到军队医院去慰问演出,为受伤的战士们朗读诗歌。在塔什干我次知道了,什么是酷热、树荫和水声。而且我还懂得了,什么是人类的善良:在塔什干我曾多次患病,而且都病得不轻。

1944年5月,我乘飞机抵达了春天的莫斯科,它已经完全沉浸于临近胜利的愉快希望与期盼之中。6月,我返回了列宁格勒。

这个可怕的幽灵令我惊惧异常,它伪装成我的城市的样子,我把与它的相见写入了我的散文中。那段时间促使我写出了《三棵丁香》和《做客死神家》等随笔,后者与我在捷里奥基前线朗诵诗歌一事有关。散文对我来说永远是神秘与充满诱惑的。我从一开始便洞悉了诗歌的全部,而对散文却永远是一无所知。我初的尝试得到了大家的赞扬,而我本人,当然,对此却并不信以为真。我求教于左琴科 。他命令我将某些段落删除,并且说,他同意保留其它的部分。我非常高兴。后来,我的儿子被逮捕,我把它们与其他手稿全部烧毁了。

我很早便对文学翻译问题感兴趣。近些年来我翻译了许多作品。至今仍在译着。

1962年我完成了《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这部长诗我写了22年。

去年冬天,即“但丁年”的前夕,我重新聆听到了意大利语——我参访了罗马和西西里。1965年春天,我去了莎士比亚的故乡,看见了大不列颠的天空和大西洋,与老朋友们重聚,并结识了些新朋友,又一次访问了巴黎。

我没有停止诗歌的写作。诗歌的写作对于我来说,就是我与时代,与我的人民的新生活的联系。当我写下它们,我就活在了那韵律中,这旋律就喧响在我的国家的英勇的历史之中。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生活在这个时代,并且目睹了那些无与伦比的事件。

1965年


书籍介绍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首次出版中文全译本,共分三卷,收录了俄罗斯著名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从1904年到1965年间创作的所有诗歌。《阿赫玛托娃诗全集》第一卷收录了阿赫玛托娃1904-1920年间写作的诗歌。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体验还行(247+)
  • epub(235+)
  • 书籍多(533+)
  • 图文清晰(447+)
  • 无水印(228+)
  • 服务好(124+)
  • 下载速度快(466+)
  • 在线转格式(257+)
  • mobi(187+)
  • 下载快(401+)
  • 微信读书(182+)

下载评价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车***波: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孙***美: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宓***莉: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随机推荐